“有一次视频上课的时候,一个同学正在农场里,全班同学都看到他身后的奶牛探头探脑的,大家都乐了。”康丽春给记者描述线上听课的经历,虽然已是去年发生的事,但是这些小细节她仍然记忆犹新。
康丽春今年38岁,身份是江西农业大学的一名青年教师。2020年,她入选中德两国涉农部门合作开展的中德青年农人培训项目,跟19位学员一起,在网上完成了3个月的课程学习。
“给我们上课的有德国的大学教授、企业家、农场主,还有德国农业协会(DLG)的专家们。”康丽春告诉记者,课程内容非常丰富,动物科学、畜禽养殖、农机农艺、农产品加工等内容都有所涉及,“3个月培训下来,我也从一个只了解种植业的偏科生,成长为对大农业和全产业链有了基本了解的全科生。学到的知识不仅拓宽了自己的科研思路,而且我也期待着能依托江西农业大学的优势专业,未来与德国相关部门展开进一步的合作。”
中国和德国的农业合作由来已久。2014年,李克强总理访德期间与德国总理默克尔在柏林发表《中德合作行动纲要》,把农业合作确定为两国未来创新合作的重点领域之一。2015年3月,在两国总理的见证下,中德两国农业部长签署《关于开展中德青年农业实用人才能力建设项目的意向书》,宣告项目启动。该项目最初的设计是每年选拔20名中国青年农业人才赴德国开展培训、交流和实习。自2019年起,项目决定互派约20名青年农民到对方国家,通过互学互鉴,增进了解,帮助双方青年农业人才了解学习绿色可持续农业发展理念和良好实践,提升农业发展理论知识水平和国际化视野,为中德农业发展与双边合作以及我国农业企业“走出去”提供青年人才储备。
“能够参与这个项目,确实觉得很幸运。”康丽春回忆起从报名、面试再到最终确定入选的心理历程,依然觉得那是非常难得的经历,“江西很多院所、学校的老师都报了名。大概因为我曾经留过学,英语比较好,最后才能幸运入选。”事实上,她是江西省唯一一位入选项目的学员。
然而,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这批学员并不能像往常一样,前往德国实地学习,而是通过线上授课,向德国专家“云学习”。
“不能去确实是个挺大的遗憾,但是云课堂也有一些意想不到的乐趣。”康丽春告诉记者,因为疫情,很多德国专家也是在家里给中国学员上课,不少德国专家上课前,都先介绍自己的家人,儿子、女儿和爱人逐个跟中国学员打招呼,“非常热情亲切”。同时,作为一名大学老师,康丽春也特别关注德国专家的授课内容和方式,“一位同样是大学老师的德国专家给我留下的印象很深刻。他有着丰富的实践和教学经验,能够把自己的实践和理论知识很好地结合起来,课上得很生动。”康丽春说。
康丽春主攻的领域是农业数据的图像处理,后来开始研究有机肥生产、加工、制作以及油茶的垦复装备、深施肥机械,一步步从一个没有下过田的工科博士变成一位聊起农事头头是道的农学教师。为了将知识和实践相结合,她经常在实验田里干农活、修农机,手把手地教学生如何使用农机,鼓励学生多动手、多动脑,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创新机械设计。同时,康丽春还担任了学校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导师,每年带领学生参加国家级、省级大创项目,多次获得“优秀指导老师”称号。
因为她英文流利,见识广博,能把国际上最新的观点理念及时传递给学生,却又接地气,事必躬亲、不怕脏累,学生们经常说她是“又洋气又土气的老师”。
“这次学习,我受到了很多启发。比如说德国的养殖业非常规范,养殖场干净整洁重视动物福利,养殖机械设计都很精细。这让我认识到,其实动物养殖的机械,哪怕是猪舍的通风设备、畜禽的刮粪板,制作起来都比常规制造业机械有更高的要求。”康丽春说。
康丽春提到,参加培训项目的另一个重要收获,是结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虽然大家只在线下见过一次,但是通过课堂的交流,特别是视频课程里,大家展示了自己不同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感觉跟每一个人都很熟悉了。”康丽春说,自己平时主要在学校里教学,没有机会接触到农业各个领域的优秀人才,“这次的机会很宝贵,让我对农业企业的生产实践有了深刻的了解和体会。”
采访的最后,康丽春再次跟记者提到德国的实地考察,“有机会一定还要去德国一趟,把学到的知识带回来给学生们,为我们国家的农业可持续发展培养人才。”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06045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2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