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1岁的王小英,家住陕西省泾阳县云阳镇街子村,种植露天菜已有十多年,共种植松花菜及菜花等露天菜20余亩。近年来,通过自身不断努力,家里日子越来越好。
“咱种植露天菜这些年来,虽说积累了一些种植经验,但是,由于露天菜与大棚菜在品质、色泽等方面有很大区别,价格相差也很大,为了帮助我增加收入,以前驻村工作队和村干部也多次上门给我宣传脱贫人口小额信贷政策,我一直很犹豫,主要是咱没有弄过这个大棚,光看别人建大棚,也担心忙不过来,所以一直没有建棚。”王小英告诉记者。
在2022年6月份,王小英与村里几户种菜群众闲聊时,了解到发展弓棚蔬菜种植在投资方面比温室日光大棚要低很多,而且产量、价格要比露天菜高很多,她觉得自己种这么多亩露天菜,收入还这么少,触动很大,便萌生了建设弓棚发展蔬菜种植的想法,由于资金不足,便想起了脱贫人口小额信贷政策,经过与家人商量后,我决定先找村干部谈谈。
街子村党支部书记武艳绒了解到王小英的想法之后,对她的想法表示非常肯定,一边让她准备脱贫人口小额信贷相关申请材料,一边及时与泾阳县信用联社取得联系,积极帮助她争取脱贫人口小额信贷政策扶持,很快王小英申请的5万元贷款便顺利地通过审核。
有了资金后,王小英信心满满,干劲十足,经过与其他乡亲交流学习、实地查看,2022年11月,投资4万余元,占地共3亩的两座弓棚拔地而起,弓棚建成后,她及时栽种了松花菜及菜花,目前正值松花菜及菜花销售季,她家种植的松花菜及菜花已销售三分之二。
在谈到家庭收入时,她的脸上露出甜甜的笑容,毫不掩饰地一一道来,“两座弓棚亩产均在4000余斤,预计收入在15000元左右,还享受产业到户补贴5000元;露天菜预计收入在5万元左右;儿子现在做家装行业,月收入大概在7000元左右,儿子还把我们的房子装修了一下……”
在泾阳县通过脱贫人口小额信贷政策改善生产生活的案例还有很多。
家住三渠镇雪河村南尧组的李善美,家中共有3口人,李善美和妻子舒建玲均患有肢体残疾,他们身残志坚但却从未向命运低头,常年来一直想通过自身努力改善生活条件。起初,他们想通过养羊来提高收入,但因资金短缺只养了6只奶山羊。2023年3月,在镇村干部入户宣传脱贫人口小额信贷政策时,李善美和妻子当即决定申请贷款扩大养殖规模,在镇村干部的积极帮助下,很快他申请的5万元贷款就拿到手了。目前,李善美夫妻共养殖奶山羊22只,其中羔羊11只,羊奶每日可收入150元左右。
“非常感谢党的好政策和镇村干部们,现在国家政策这么好、干部们这么帮扶我们,即使我们身有残疾,也能像常人一样通过自己努力过上好日子,我们坚信以后的日子肯定越来越有奔头了。”李善美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希望。
近年来,为进一步激发脱贫户的致富内生动力,泾阳县创新“1234”金融帮扶模式,积极开展脱贫人口小额信贷工作,为乡村振兴注入“金融活水”,变“输血”为“造血”,以脱贫人口小额信贷为小支点,撬动乡村振兴大事业。2022年以来,累计发放脱贫人口小额信贷1250笔5495余万元。
据了解,下一步工作中,泾阳县将继续坚持以脱贫人口小额信贷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以最优质、最高效、最便捷的金融服务,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注入“金融活水”,使脱贫人口小额信贷政策“贷”动更多群众走上致富路。
作者:张永红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胡明宝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 by farmer.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