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指导,全国农技中心、国家水稻育种联合攻关组举办的第四届全国优质稻品种食味品质鉴评活动落幕,经层层选拔、优中选优,由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育成的“泰丰优208”“泰优1002”两个优质稻品种获评金奖。
据了解,这是“泰丰优208”连续三届获奖、“泰优1002”连续两届获奖,体现了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优质稻育种创新实力,较好地促进水稻育种创新研究方向从产量优先向质量并行的转变,为水稻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强有力科技支撑。
“泰优1002”。
“泰丰优208”是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选育的“明星品种”,该品种集抗性强、食味佳、高产稳产于一体,产量和抗性稳定,其整精米率70.4%,长宽比高达4.1,食味品质分83,米饭口感好、食味极佳,深受广大米厂青睐,在广东、广西和江西等省大面积推广种植。
“泰优1002”是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与广东省金稻种业有限公司共同选育的,其植株矮壮、株型中集、有效穗多,丰产性好,高抗白叶枯病,米饭软滑、饭味浓、口感佳,深受农户欢迎,已经成为华南地区弱感光杂交稻的当家品种。
“民以食为天,食以稻为先”。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为解决温饱问题,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杂交水稻育种的主要目标是高产,商品性不理想。20世纪八九十年代起,广东省常规优质稻取得较好进展,一批细小长粒、晶亮透明、油光滑润的优质丝苗米畅销港澳、东南亚、欧美和非洲市场。
为解决杂交稻“高产不优质”的问题,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王丰研究员带领的水稻杂种优势研究与利用团队,提出“杂交稻必须优质化才有出路”的发展战略,创造性地通过培育粒型细长、千粒重中等、垩白率低、整精米率高、直链淀粉含量较低、胶稠度大的优质不育系提升杂交稻品质的育种思路,结合品种广泛适应性、抗病性、扩大遗传距离提高杂种优势水平等综合要求,广泛收集和精心评价育种亲本材料,通过分步杂交,逐步聚合目标性状,于2007年育成粒型细长、整精米率高、垩白率低、食味好、综合性状优良的优质不育系“泰丰A”,并利用“泰丰A”组配育成了50多个优质杂交稻通过国家或省级审定。
目前,泰丰系列优质杂交稻在南方稻区大面积推广应用,累计种植面积超过4000万亩,推动了我国南方稻区杂交水稻优质化发展,支撑了一批种业龙头企业如广东省金稻种业有限公司、江西现代种业有限公司、湖南优至种业有限公司等的良好发展。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吴砾星 赵炜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 by farmer.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