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渝携手打造优质蚕茧生产示范区 丝绸工业总产值近300亿元

2023-06-15 16:38 来源:农民日报客户端 编辑:张轩铭

成渝地区74个县(市、区)发展茧丝绸产业,现有桑园220万亩左右,年发种近200万张,产茧8万吨左右、占全国蚕茧产量10%以上;丝绸工业总产值近300亿元,占全国丝绸工业产值的10%以上……一系列数据表明,成渝地区已成全国蚕桑丝绸科技研发、生产、加工、贸易的重要基地。

“川渝地区曾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连接点,蚕桑丝绸产业融合发展可以说是历史悠久、过往辉煌,优势互补性强,有得天独厚的比邻优势,适宜连片打造、高标准建设、高质量发展。”6月14日,重庆市商务委员会副主任彭和良在2023中国(重庆)蚕桑丝绸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成渝地区蚕桑丝绸产业融合发展取得长足进展。

据介绍,成渝地区依托绵阳天虹、武胜安泰、重庆祥飞、黔江海通等龙头企业,配套高标准桑园、现代化标准蚕房建设,创新发展模式,提升蚕茧质量,建设全国一流的高品位茧产业示范区,打造优质蚕茧生产示范区。

同时,依托重庆祥飞、知天而作、汇田农机、南充蚕研所等龙头企业和科研单位,在重庆奉节、巫溪、云阳、合川以及四川乐至等地建设智能蚕桑综合示范区,在南充打造全自动小蚕饲育示范区。值得一提的是,重庆璧山区与四川省乐至县还签订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智慧蚕桑项目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彭和良介绍,成渝地区合作打造蚕桑产业多元化发展产业带,在重庆黔江建设蚕桑产业生物产业基地、南充嘉陵建设桑茶产业基地,推动蚕桑产业多元化发展。发展以蚕桑为主题的创意农业、体验农业、乡村旅游业,合理布局蚕桑观光旅游示范基地,建设以绵阳为核心的嫘祖文化观光园、以南充为核心的蚕桑丝绸博物馆、以北碚为核心的蚕桑科普文化基地,建设一批蚕桑丝绸小镇。

依托丰富的蚕桑种质资源,成渝地区布局了一批区域性蚕桑良种繁育基地,加大蚕桑品种及配套技术的协作创新。依托西南大学、资源昆虫高效养殖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重庆市蚕业科学技术研究院、四川省蚕研所、四川省农科院等科研院所打造蚕桑科技创新中心。

此外,还聚力打造渝南绵广丝绸工业园区。通过招商引资引入东部丝绸企业,建设完善重庆黔江·桐乡丝绸工业园、南充都京丝纺工业园区、南充嘉陵丝纺工业园、武胜西部丝绸工业园等,打造生丝、面料、印染、服装、家纺全产业链条多元化发展模式。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邓俐

———— 分享至 ————
深度报道
推荐视频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 by farmer.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