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动态 详情
“一带一路”热带农业科技合作论坛在海口举行
  • 来源:农民日报客户端
  • 编辑:陈婧怡
  • 作者:操戈 邓卫哲 张雪
  • 2023-07-04 16:04:47

近日,由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和中国热带作物学会主办的2023年“一带一路”热带农业科技合作论坛在海口召开。来自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国际生物多样性中心与国际热带农业中心联盟、国际热带薯类作物学会等国际组织代表,以及14个热区国家和国内热区科教单位代表80余人出席论坛,共同交流探讨“一带一路”热带农业科技合作。

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经过十年建设,“一带一路”为完善全球经济治理提供了新理念,已从中国倡议转化为全球公共产品和全球性行动。热带农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天然橡胶、油棕、甘蔗、木薯等热带作物是重要工业原料来源,咖啡、可可、胡椒、香蕉等是重要消费品,同时热带地区也是全球粮食的主产地。

热带农业是热区国家的重要支柱产业,热带地区人口约占世界人口的40%。热带农业科技创新是应对贫困和发展挑战的关键,可以充分发挥热区生产潜力,促进热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

43053

论坛现场。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热带作物学会理事长刘国道认为,当前全球热带农业正面临着多种挑战,严重制约了热带农业的生产能力。科学技术是破解制约农业发展关键因子的重要手段,国内外科技协同协作至关重要。

海南是全国最大的热带宝地,具有发展热带特色高效农业的独特优势,正在加快建设全球热带农业中心。与会嘉宾一致认为,海南与“一带一路”沿线热带国家在气候和农业资源上有许多相似之处,海南愿意与“一带一路”热带国家分享农业发展经验及成果,共同提升世界热带农业发展水平。

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南南合作主管贾焰称,作为联合国系统最大的人道主义援助机构,世界粮食计划署高度重视南南合作工作,长期以来携手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等科研机构致力于探索更多热带农业方面的系统理论知识,以及技术实践,通过南南合作与更多发展中国家分享更多中国经验和专业知识,助力实现零饥饿。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生物多样性中心与国际热带农业中心联盟和中国开始合作,特别是自1982年以来,与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在木薯和热带牧草科技领域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十年来,为有效保护农业生物多样性提供了良好机会,也为加强双多边合作提供了机会。双方将继续加强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研究,助力全球绿色发展、经济增长和减贫事业。

来自国内外的与会代表就中国‒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南南合作知识分享平台、“一带一路”科教国际合作,以及木薯、土壤健康、南方李产业、橄榄树、香蕉、非洲热带农业、热带豆子、太平洋岛国热带作物、可可生产与研究等主题作了专题报告。

本次论坛为热带农业科技专家学者提供了一个共享“一带一路”热带国家农业科研信息、经验的平台,有利于进一步加强“一带一路”热带农业科技交流合作,提高合作质量,增强发展韧性,提升世界热带农业发展水平。

作者:张雪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操戈 邓卫哲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5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