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基层 详情
浙江武义:科技特派员赋能菌菇产业腾飞发展
  • 来源:农民日报客户端
  • 编辑:暴佳然
  • 作者:何定明
  • 2023-07-10 17:37:20

早上九点多,刚下高铁的省农科院专家蔡为明,马不停蹄地赶往浙江省武义县一个香菇种植基地,指导菇农加强日常管理。眼下正是武义香菇的成熟采收期,“这里的控温大棚都是智能化管理,农户直接‘拎包入户’种植即可。”菇农傅杰说,“十几年前,用‘土法制棒’制作菌棒是很辛苦的,装好的料棒要在土灶里烧上几天几夜,而且成品率非常低。”

十多年前,蔡为明作为首批团队科技特派员来到武义。蔡为明到武义的第一件事,就是开展调研,在摸清了食用菌产业短板后,蔡伟明带领团队共同投资入股创办了武义创新食用菌有限公司,建成创新食用菌·共富工坊,由公司提供资金、技术和服务,积极服务本地种植户、低收入农户,通过新建专业化的生产线集中生产菌棒,把统一制好的菌棒直接交给菇农培养出菇,让菇农种菇既轻松又有保障。第一条生产线建起来以后,仅半天时间,生产的菌棒就被订购一空,“我的心里是满满的成就感,这说明我们真正找准了农民的需求点,走对了路子。”蔡为明开心地说。目前,武义县已建起了20多条专业化菌棒生产线,技术惠及武义县95%以上的菇农,累计节支增收超亿元。

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着农民赚。蔡为明团队所在的省农科院与武义县国资办、县科技局、县农业农村局等部门以及“两新”党组织形成党建联建机制,合作开展人才联育,为武义县培养了一支“带不走”的科技人员队伍,培育食用菌专业合作社15家、家庭农场10家、专业大户达24户,一批批善学习、懂技术的种植能手成为香菇种植的“土专家”。浙江兴森科技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高文兴说:“我们通过蔡老师的培训指导获得了技术上的提升,同样也去带动其他的农户,把整个产业拉起来,让共同富裕的道路越走越宽。”

蔡为明的故事是科技特派员在武义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一个缩影。省农科院与武义县建立全面科技合作关系,派驻食用菌专家团队,先后与武义本地企业共同承担实施了国家科技富民强县等项目10余项,育成“浙香6号”“浙耳508”等新品种,创新研发成功优质香菇工厂化周年生产技术、菌粮轮作设施高效栽培新模式,示范带动全县新建专业化菌棒生产线20多条、示范户100多个,亩均冬闲田产黑木耳菌达800公斤,亩产增收可达4.3万余元,推动食用菌产业从脱贫产业向富民产业转变升级。

“科技特派员制度实施20年,一批又一批的科技特派员深入农村、扎根基层,推广新技术、引进新品种、培训新农人,用科技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武义县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作者:徐冠莹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