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四川全省数字农业暨设施农业现场推进会在成都市大邑县举行。记者从会上获悉,四川将加快发展数字农业和设施农业,大力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助力打造更高质量、更强支撑、更有保障、更可持续的“天府粮仓”。
图为会议第一阶段专家分享。
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厅长徐芝文在会上表示,四川将强化数字农业建设顶层设计,首先是加快“天府粮仓”数字中心建设,以数字化赋能更高水平“天府粮仓”,优先开发天府良田、生猪大数据监管等业务系统,确保实现“2023年底初见成效”目标;其次是加强数据归集利用。以系统接口、数据服务等方式,整合全省涉农数据,推进数据资源开放共享,切实解决底数不清、数据孤岛等问题。建立健全数据安全运维管理机制,保障数据资源高效合法使用;三是要完善标准体系。省级层面,围绕产业转型、数据采集、平台管理及接口等方面,加强与各有关方面合作,力争每年制定数字农业省级标准1-2个。市级层面,要在抓好国家、省级标准应用基础上,结合主要产业情况,加快制定地方标准。力争用5年左右时间,初步构建符合四川省情、满足数字农业发展需要的标准体系。
在推动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深度融合上,要强化核心技术攻关,聚焦农业模型、遥感技术、智能装备等重点,加强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现代信息技术的自主创新,深入推进5G、地理信息、卫星遥感、北斗导航等技术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中的应用。同时,进一步建立健全产学研深度融合机制,推动数字农业创新应用。二要推动农业生产数字化转型。聚焦种植业、畜牧业、渔业各自产业特点,加快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深度融合。三要打造数字农业应用场景。要聚焦关键环节数字化需求,以“基地+平台+数据”为核心,打造农业生产、市场流通、政府管理等各类应用场景。
会议期间多家企业带来了最新开发的针对农业农村领域的信息化产品。图为成都市农村承包地现状普查成果展示平台。
此外,要深化信息技术为农服务。推动信息赋能农业社会化服务,围绕农田托管、种子种苗、农资供给、市场营销等方面,鼓励新型经营主体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深化农产品电商发展。提升农民数字素养,着力培养一批有文化、能创新、会管理、懂经营的“数字新农人”。
在设施农业方面,要优化现代设施农业空间布局,推进设施种植提档升级,提升设施畜牧生产水平,积极发展现代设施渔业。强化现代设施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实施农机装备能力提升工程,完善冷链物流体系建设,注重科技示范,依托科研单位,加快设施农业专用和宜机化品种选育、引进、试验工作。同时,加快设施农业绿色低碳转型,提升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水平,加快净化产地环境,推动设施农业节能减排。
会上,四川长虹云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南充市中法农业科技园分别就数字农业、设施农业探索实践作了演讲;大邑县、德阳市旌阳区、井研县作了发言。四川省农业农村厅、省委网信办、四川电信、四川移动、四川联通以及有关科研院所、企业、合作社分别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会前,与会人员参观了大邑县智慧农业产业园、大邑县耘丰葡萄园、大邑县安仁镇新福社区、崇州市杨柳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现场。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张艳玲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 by farmer.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