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就是陕西的大三峡,几十公里的天然湖面,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我们即将建成A级景区,集观光旅游、休闲度假、健康养生为一体的天然氧吧……”8月15日,陕西省礼泉县叱干镇相家村,清风徐来,水波不兴。驻村第一书记王琼面对笔者,侃侃而谈。
2015年8月,王琼被组织选派到相家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8年来,王琼始终坚持“兴产业,富群众”的发展理念,吃农家饭、干农家事、说农家话,团结带领村两委会和工作队一班人,因地制宜兴产业,群策群力谋发展,以苹果种植产业为主导,延链固链强链优链,拓展特色农产品储藏加工链条,依托东庄水库建设发展乡村休闲旅游,推出“东庄味”土特产品牌,发展肉牛养殖产业,发展“泾水云”旅游观光项目,积极构建相家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新格局,相家村特色产业发展呈现出良好发展势头和前景。
相家村地处泾河峡谷岸边、泾河东庄水库建设核心区域。全村辖6个村民小组,385户1862人,耕地3280亩,常住人口1330人。王琼来到相家村后,通过深入调研、逐户走访,充分了解村情民意,依托相家村产业资源禀赋,带动群众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强了相家村群众实现共同富裕的内生动力,目前全村人均收入达到8700多元。
把方向、定路子,做好“土特产”文章。相家村最大的资源是什么?优势是什么?潜力在何处?这是王琼头脑里经常转的问题,他从调查研究入手,形成了村子的产业发展思路。创建“东庄味”品牌,积极发展以杂粮、干果、蜂蜜、手工制品、粮油加工为主的特色农产品加工产业,依托电商平台拓展销路,吸纳了30多名本村劳动力就业。利用相家村地处东庄水库建设核心区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因地制宜发展民俗体验、采摘观光为主的休闲旅游产业,对接引进西安曲江文旅集团,以“泾水云”为主题,拟建设“日暖丰塬,云海原乡”“云崖礼堂——梦境”“云崖幻海——胜境”“云上观景——花海”“云中漫步——悦水”“云栖小筑——山居”“云底研学——成长”“云间硕果——塑山”等八大旅游项目,鼓励村民发展民宿、餐饮、娱乐一条龙服务产业。
调结构、促升级,建成新型示范园。他沉下心、摸清吃透村情民意,又“走出去、请进来”,带领村“两委”干部和党员代表,先后赴杨凌区西农大向专家教授请教,到乾县梁山镇现代果业园区参观学习,邀请县农业、果业专家为调整农业结构、更新优化老旧果园现场评估把脉。积极申请政府立项,协调县农业农村局果业服务中心提供良种苗木和全程技术指导服务,由县乡村振兴局配套完善基础设施。在建设过程中,他身先士卒、带领干部群众,共栽植优质苹果苗木1100亩、13万株,其中瑞雪8万株,维纳斯黄金5万株,共吸纳105户群众参与,全部采用“合作社+农户”运营模式及“现代省力化栽植、机械化、水肥一体化”等技术手段。村民王军建说:“王书记带领我们建成新品种高效苹果示范园,干得大,想得远,谋得深”。
延链条、补短板,带动脱贫户增收。以往,没有冷库,村里苹果存储和运销是个难题,王琼了解到这一实际困难,积极主动联系、动员村子在外能人李伟回村,兴办了宏达丰农业专业合作社。2017年6月,他一户一户做群众工作,帮助宏达丰农业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15亩,办理冷库项目立项、土地审批等相关手续。3000吨冷库建成后,当年存入2800吨,年增收280余万元。冷库吸纳21户脱贫户入股,优先吸纳10名脱贫群众参与务工,既化解了苹果存储难问题,延展了果品包装产业链,又带动困难户稳定脱贫。
强集体、建平台,发展规模化养殖。2021年,他帮助村村上流转土地300亩,种植青储玉米,收益17万元。2022年,完成1100亩非粮化玉米种植,取得了较好收益。王琼同志经与干部、群众多方考察,确定养牛这个传统产业作为壮大集体经济发展的优选项目,采用“集体+农户”的模式,开展肉牛养殖。11月份,村集体流转土地10亩,投资130万元,进行规模化养殖场项目建设。项目工程已经完工,开始投产运营。
“只有把群众当亲人,把村上的事当自己的事,放得下架子,扑得下身子,与村上干部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吃在一起、苦在一起,干在一起,才能凝聚民心民意,找准方向,找对路子。”第一书记王琼如是说。
时光如白驹过隙,8年来的驻村帮扶工作,王琼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做到了身入、心入、情入,与干部群众同甘共苦,一块吃、一块苦、一块干。他千方百计擘画产业蓝图,扎扎实实做好“土特产”这篇大文章,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念好“土”字诀,打好“特”字牌,唱好“产”字歌,推动相家村产业全链条升级,圆满完成了脱贫攻坚任务,奋力开创乡村振兴良好局面,全村群众真真切切感受到了富民产业带来的实惠和变化。
作者:张美妮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 by farmer.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