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多措并举推进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

2023-09-11 15:09 来源:中国农网 编辑:暴佳然

记者近日从内蒙古农牧厅获悉,目前内蒙古正在积极开展第三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单位评估验收工作。

2021年,兴安盟科右前旗、赤峰市松山区、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和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4个旗县被列为第三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单位。两年来,内蒙古农牧厅安排200万元支持开展创建相关工作,平均每个县50万元。各旗县累计安排2261.7万元用于开展农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平均每个旗县每年安排经费188.5万元。

同时,内蒙古农牧厅组织第三批创建旗县有关负责人参加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回头看”复核,推动创建旗县在检查中学习好的经验做法,并应用到创建工作中,推动提高创建能力和成效。盟市、旗县围绕检测机构建设运行、监管体系建设、标准化生产、农业投入品监管等创建要点,对创建旗县开展督导指导35次,及时发现并解决创建中的难点和问题,确保创建工作有序推进。

为确保创建旗县农畜产品质量安全,内蒙古农牧厅加大对创建旗县的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力度,2021年以来,共抽检4个旗县农畜产品1238批次,监测合格率达到99.8%,较全区平均合格率高0.5个百分点,未发现违法违规使用禁限用药物行为。

据了解,2021年以来,在内蒙古农牧厅、盟市农牧局的支持指导下,4个创建单位按照《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考核办法》积极开展创建各项工作,4个旗县共有171家生产主体落实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并实现批批出具承诺达标合格证。自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以来,共出具承诺达标合格证20488份,附证上市农畜产品3733.01吨。4个旗县均按要求开展网格化管理工作,目前,已落实的监管员有229名,协管员有931名。在网格化管理全面铺开的基础上,推动乡镇开展网格化管理对标达标行动,共推动45个乡镇完成达标任务,占比达到92.5%。

保障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源头在生产环节。各创建旗县紧密围绕这个思路,以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为契机,不断推动加强源头管控力度。例如科右前旗,建立农药肥料包装废弃物处理体系,使全旗农药肥料包装废弃物回收率达到了90%以上,处理率达到100%。被农业农村部评为“全国农业绿色发展典型案例”。实施耕地轮作156.63万亩、增施有机肥100万亩、深松整地84.46万亩、保护性耕作244.54万亩。被评为“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全国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县”和“统防统治示范县”,农牧业科学技术发展中心被评为“首批100个全国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基地”,为推进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奠定了基础。达拉特旗,建立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体系,实行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网格化管理制度,建立由农牧部门、养殖场、保险公司和无害化处理企业组成的“四方联动”模式,投资1340万元建成占地3500平方米的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中心及49个配套冷藏箱式病死畜禽收集点,年可处理病死畜禽6500吨,现已在全自治区范围内推广。乌拉特中旗积极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二狼山白绒山羊全产业链标准化示范基地,打造养加销一体化全产业链标准化经营模式,带动全旗形成120万只绒山羊、600 吨绒的全产业链标准化生产基地。松山区大力推行内检员制度,每个农畜产品生产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都要确定一名农产品质量安全内检员,通过内检员制度落实企业内部巡查检查和生产记录,确保生产过程质量安全管控有效。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李昊

———— 分享至 ————
深度报道
推荐视频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 by farmer.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