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至9日,第四届全国梨产业发展学术交流会暨第二届“中华好梨”品鉴推介活动在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举行。此次活动旨在深化推进梨产业科研、生产、加工、流通等领域的沟通协作,加强梨产业技术交流,促进梨产业提质增效、绿色高质量发展。
交流会上,专家们分别以“果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思考”“国家梨产业技术体系15年来的主要技术成果”“江苏梨产业绿色发展”“梨园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等为主题,就全国梨产业发展的态势和方向、新品种选育、新技术推广、新模式应用等内容进行交流,为梨产业高质量发展出谋划策。
国家梨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南京农业大学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张绍铃表示,科技对我国梨产业发展的支撑能力日益增强,此次交流会将推动梨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助力梨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第二届“中华好梨”品鉴推介活动上,主办方共收到全国171个单位提交的285份样品,共涉及113个品种。来自21家单位的34位专家组成评审组对优质梨果进行评审,共评选出“中华好梨”39个、金奖77个、银奖112个、优秀组织奖20个。
近年来,睢宁县大力引进新品种、新技术,优化梨产业发展布局,配套完善基础设施,健全预冷、包装、仓储等产业化项目,搭建产业重大技术协同推广平台,成立睢宁梨产业研究院,针对性解决梨产业发展技术需求。睢宁县梨栽培面积达6万亩,主要栽培品种为砂梨系列品种,有酥梨、丰水、新高、苏翠1号、秋月等品种,睢宁梨产业已经初步形成早、中、晚熟栽培品种结构合理布局,年产值超7亿元。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见习记者 赵博文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 by farmer.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