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上结果,地下生“金” 山东泰安布局黄精产业助力农民增收

2023-09-27 08:48 来源:中国农网 编辑:暴佳然

为保护、挽救珍贵野生泰山中草药资源,合理有序地开发利用泰山中药材,加快中药材产业发展,助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发展,近年来,山东省泰安市委、市政府将泰山黄精列为新兴特色产业进行重点扶持,产值规模将达到40亿余元。

农户对泰山黄精进行采收。

据了解,黄精大类品种繁多,常见的药用品种主要分为鸡头黄精、滇黄精和多花黄精三种。早在2002年,黄精就已入选首批《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名单》(即“药食同源”名录)。进入药食同源目录后,黄精原药需求量有了显著增长。

自古名山出名药,作为“五岳之首”的泰山,绝佳的地理纬度,为黄精的生长提供了适宜的气候,生成的根状茎肥厚而横走,形似鸡头,在药学上被称为“鸡头黄精”或“鸡头参”。

工人在山东泰尚黄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智能化工厂内作业。

为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泰安市抢抓机遇,积极出台扶持鼓励政策,以发展黄精产业为抓手,大力发展地方特色产业。2017年,泰山黄精被批准为国家地理标志商标,奠定了其作为道地药材的地位。2018年,泰山黄精开启标准化种植。2019年,为鼓励扩大种植规模,泰安市岱岳区对黄精种植实施财政补贴试点。2020年,泰山黄精产业发展首次写入市政府工作报告,产业规模和层次不断取得新突破。同年,泰安市国资委入驻黄精产业,合资成立了山东泰尚黄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泰尚黄精”)。2021年,泰尚黄精全自动智能工厂落成,“泰尚黄”品牌系列产品全新上市。

在众多产业成果落地的背后,是泰安市在推广黄精种植业过程中的不懈努力。在业内,黄精种植有着“3年为菜、4年为药、7年为宝”的说法,这意味着一般需要经过4年充分生长,黄精才能产生药用价值,从而被采收。其间,黄精种子播种后需要历经两次休眠期,第3年才能破土出芽。较长的生产周期下,周边农户一开始心存疑虑,种植黄精真能增收吗?

为此,泰尚黄精公司专门组织了种植宣讲团,以具有近20年黄精种植经验的专家型新农人为首,深入一线向农户讲解黄精种植知识和种植效益,同时构建了“五体合一”及“五服一保”的种植生产模式.在种植模式方面,开展了大规模的实践,探索出大田种植、荒山栽培以及林下种植三种种植方式。大田种植主要采用标准化专业种植模式,为黄精量身打造最佳生长条件,定时采摘花、芽,产量最高,一般能亩产5000-8000斤,最高能达到1万斤,同时收集相关数据为公司提供系统的科研资料;荒山栽培利用无人机播种,省去大部分人工成本,使黄精在四荒地内充分自由生长,这种“野生”黄精不仅营养价值高,同时可改善周边生态环境;当地主要种植板栗、核桃及苹果等经济作物,发展林下种植黄精既不影响原有作物生长,又无需改变种植习惯,不仅缓解了耕地的紧张,还能实实在在地为农民增加收入,真正实现了“地上结果,地下生‘金’”的发展,成为了最受农民欢迎的种植模式。

“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在泰安不仅是一句口号,一个愿景,在先行示范的带动下,泰尚黄精合作种植已进入了11个乡镇,目前种植面积超过4万亩,至今年底计划将增长至10万亩,预计为周边农民带来40亿元的增收。

作者:王好凤 陈全

———— 分享至 ————
深度报道
推荐视频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 by farmer.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