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杨凤娟在工作中。
“我2岁时患上了脊髓灰质炎,也就是俗称的小儿麻痹症,从此只能依靠拐杖行走。还记得有一年的冬天特别冷,我的右腿血液循环不好,脚趾冻伤了,一直到来年夏天才慢慢好转。”说起自己的残疾,杨凤娟语气平静,似乎在讲述一个故事。正因为深知残疾兄弟姐妹的千辛万苦,这位拄着拐杖的瘦小女子多年来从事残疾人就业、创业指导工作,为残疾人创业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近年来,杨凤娟获得了“山东省残疾人致富能手”“山东省技术能手”等荣誉。2022年,她代表山东宁丰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参加第五届“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助残筑梦”项目荣获乡村振兴专项赛全国一等奖,被评为“全国创业创新项目”。一路走来,自强不息让她绽放出勇气与拼搏的光芒,也照亮无数残疾人士的创业、致富之路。
梦想有多远
1988年,杨凤娟出生于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回忆起少年时代的经历,杨凤娟最深刻的印象是“经常跌倒”。
“跌倒是常有的事,从宿舍到教室短短几百米的距离,别人几分钟就走到了,而我却要花别人几倍的时间。我要认真看着脚下的每一步路,因为稍有不慎可能就摔倒。”少年时期的杨凤娟备尝“力不从心”的苦闷,不服输的性格支撑着她走过了艰难的求学历程。
毕业后的求职之旅让杨凤娟感受到了另一层面的“跌倒”滋味。不知道多少次投递的简历没有消息,也数不清多少次面试没有结果。一次次与心仪的工作擦肩而过,性格坚毅的杨凤娟开创了自己的“焦虑纾解大法”。
“吃菜的时候好好品尝菜的味道,打电话的时候认真听电话里的声音,坐车的时候好好欣赏车窗外的风景,洗衣服的时候认真地盯着衣服看,用心感受风从耳边吹过、水从指尖流淌,静静地接受命运的馈赠。”热爱生活的杨凤娟,终于走到了改变命运的那扇门前。
云上逐梦人
2015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加快培育经济新动力的意见》24号文件,郓城县掀起了电子商务培训热潮。郓城县残联的工作人员联系到了在求职路上苦苦挣扎的杨凤娟,她开始了为期3个月、免费的电子商务培训。培训班邀请资深电商专业讲师进行授课,详细讲解淘宝开店前的准备、数据分析等内容,这激发了杨凤娟从事电商的热情。
“能不能给残疾人提供一个平台,让全县适合从事电商的残疾朋友都能学习?他们有了一技之长,才能真正有饭吃。”
培训班结束后,杨凤娟和几个残疾兄弟姐妹抱团取暖,成立了民办非企业单位--郓城县助残创业服务中心,从事残疾人培训就业指导工作。2019年,由于工作出色,杨凤娟参与了郓城县电子商务进农村乡村站点建设,将自己的事业和无数残疾人的命运联系在了一起。
2020年,杨凤娟在某乡镇培训残疾人电商知识时发现,来的四五十位残疾人中,小学就辍学在家的占六成,拥有高中学历的少之又少。有人甚至连汉语拼音都不太会。
“不会拼音我们可以一个一个教,等学会了这些基础知识,我们再教电商知识,只要他们愿意学,肯定能学会的。”面对这些残疾人,杨凤娟暗下决心:要尽自己所能改变他们的生活。
“农村有很多残疾人,他们文化程度低,身体不便,对于他们来说,自力更生谈何容易啊!”杨凤娟说。给残疾人搭建更加广阔的就业创业平台,成了杨凤娟新的梦想。
歧路变通途
“只是给残疾人每月送一些米、面或者资金救助,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的,想从本质上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必须让他们拥有一项生存技能。完备的师资、科学的教材和专业的课程是培养人才的关键。”多年的残疾人培训经历,让杨凤娟对人才培养有了自己的心得。
2021年2月,杨凤娟入职山东宁丰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任总经理,重点帮扶残疾人、农村留守妇女、闲散劳动力、农村电商创业者,通过电子商务服务站点建设带动残疾人等就业困难人员融入电商产业链条,实现增收。残疾人可以在这里接受电商培训、考取证书等。
在政府部门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支持下,公司完善残疾人培训路径,通过聘请61位创业咨询顾问、125位创业培训讲师、40位电商培训讲师,让残疾人快速掌握电商基本知识,找到适合自己的创业路线。据了解,近年来,公司共开展各项创业、技能培训230余期,累计培训5000余人次。直接扶持带动村级服务网点2070名残疾人就业,间接带动留守妇女及农村富余劳动力5.2万人就业。
此外,公司整体设施进行无障碍化改造,让残疾人实现“自由行”;为残疾人提供心理咨询、节日慰问活动,组建“红娘团”,为残疾人的幸福生活保驾护航。健全的康复设备、专业的培训指导,提高了他们融入社会的能力。
“未来,我将帮助更多残疾人等就业困难人员参与到助残筑梦项目中来,抱团取暖,披荆斩棘,栉风沐雨,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杨凤娟说。让残疾人有工作干、有钱赚,可以享受现代化的休闲娱乐生活,是杨凤娟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乘着电商培训的清风,这对曾经脆弱的翅膀产生了改写无数人命运的“蝴蝶效应”。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 by farmer.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