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末,黑龙江省黑河市爱辉区22.7万亩山区早熟大豆陆续开镰收割。今年,爱辉区重点实施了大豆单产提升行动,依托全国大豆绿色高质高效行动示范县项目优势,推动不同积温带大豆单产大面积提升。
爱辉区罕达汽镇早熟大豆秋收现场。
爱辉区罕达汽镇南大河村托管的1万多亩大豆地上,成熟期只有90天的早熟大豆,在全程机械化作业下,快速实现着颗粒归仓。“虫眼少,容重高,丰收啦。”虽然生长周期短,今年早熟大豆的品相,让种植户陈晓伟心里踏实。
罕达汽镇地处黑龙江第六积温带,是爱辉区大豆种植面积最大的乡镇,早熟大豆种植面积达22.7万亩。依托合作社、家庭农场带动农户进行的规模性经营,大垄密植、根瘤菌剂应用等一批高质、高效的关键技术得到普及,让今年的早熟大豆,成功克服了前期的轻度旱情。
为了推动不同积温带大面积提高单产尽快见效,今年,爱辉区增施有机肥耕地面积10万亩,大豆根瘤菌剂示范推广面积16.3万亩,结合全国大豆技术集成创新平台体系大豆重点县、大豆单产提升整建制推进县工作,推广大豆大垄密植栽培技术模式14.64万亩,通过推广秋整地秋起垄、增施有机肥、测土配方施肥、大垄密植技术模式、种子包衣技术、大豆根瘤菌剂、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等农业技术,推动大豆产能持续提升。今年,爱辉区大豆种植面积121.87万亩,亩产预计达到257斤,单位面积产量整体实现提升。
作者:郭洋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刘伟林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 by farmer.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