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重庆市巫山县境内的长江段有大溪河、大宁河、神女溪、抱龙河、三溪河和小溪河等6条支流,共设置监测断面16个,水功能区14个(国家级水功能区8个,县级水功能区6个)。近年来,长江干流及其支流水质基本保持稳定,2017年至今,长江干流培石断面水质稳定保持在国家Ⅱ类水质标准,水质为优,各支流水质满足相应水域功能要求,水质达标率100%。
当前,巫山县加密水环境监管。严格落实“河长制”,构建“河长+检察长+警长+责任部门+属地乡镇”组织体系。2017年以来,分级分段设立357名河长,累计巡河8.46万人次,巡河里程达14.3万公里。
加强水环境治理。全面推进“三水共治”,协同推进水资源保护、水污染防治和水生态保护,34个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全部达标,15个考核断面水质优良率100%。清理、转运水域垃圾13.2万吨,完成水产养殖尾水治理10万立方米。完成57座电站、6条河流断流问题整改,退出电站7座,有效保障生态基流。完善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开展提升污水收集率、污水处理率和达标率专项行动,新建城市污水管网2.9公里,新建乡镇污水管网45公里,实现城市和建制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
加大水域垃圾清理。以每年不同汛期和蓄水期为时间点,有规模地组织清漂队开展水域垃圾清理作业。巫山清漂队现有工作人员50人,清漂船30艘,大型中转船最大装载量可达280吨。今年9月库区蓄水以来,清漂队在涉水景区、码头周边洄水区域设置上游过境漂浮物打捞点,动用机械化清漂船6艘,转运船3艘,普通人力保洁船10艘,定期开展清漂工作。
加速长江两岸绿化。近年来,巫山大力实施“两岸青山·千里林带”绿化行动,累计造林140万亩,治理水土流失344.85平方公里,实施矿山生态修复2万余亩,全县森林覆盖率由2016年的56%提升至67.6%。同时,巫山县坚持“宜林则林、宜果则果”原则,科学布局“空间+纬度”生态保护措施,形成了低山带柑橘、中山带巫山脆李、高山带生态保护林的三带绿化效果,实现增绿与增收双赢,在全县经济总量中,绿色经济占经济体量的70%以上。
2020年11月,巫山县实施“宁江渡”生态修复项目,打造以村口、乡居、船渡、望江、读书、夜宿六幕场景,还原“宁河晚渡”景象。生态修复面积26公顷,其中生态修复13公顷(含消落带整治3公顷),山体生态修复13公顷。如今通过生态治理和生态修复,宁江渡公园还原了绿水青山和恬美渔村美景,成了市民游园赏景拍照的“打卡地”,推动了巫山文旅产业融合发展。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邓俐 顾江冰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5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