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连钩针都不会用,但现在可以独立完成鞋、帽的编织了,这次培训让我实打实学到了手艺。”在手工编织技能培训课堂,云南省会泽县钟屏街道鱼洞社区村民葛驻芬有些兴奋地说道。和她一同参加培训的还有40多名建档立卡脱贫人口。
这次培训能够顺利举办,与一群人的辛苦付出密不可分。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鱼洞社区“两委”与曲靖卷烟厂驻村工作队可谓煞费苦心。他们深知,对于村民们而言,掌握一门技能就能增加收入,就能防止大规模返贫致贫,于是,他们在稳岗就业技能培训上动起了脑筋。可是,什么样的技能培训最适合当地的脱贫户呢?他们决定,以走村入户听民意的方式,来破解这一难题。
用脚步丈量民情,用真心听取民声。在入户走访期间,驻村队员了解到,和大多数打工者一样,有就业意愿的脱贫人口心中都有着这样的顾虑:自己从事的工作技术含量低,可替代性极强,经常面临着失业的危机,心里总是不踏实。而一些曾经学习过养殖、烹饪、器械维修、美容美发等技能的村民,本想创业致富,可无奈资金需求较大、门槛较高,只能选择放弃。
在充分征询了脱贫户的就业需求后,驻村队员回到村委会开始了一场“头脑风暴”。大家一起探讨既能让脱贫户安心打工,工作之余还能创收,又能抵御失业风险的出路。在一番讨论后,大家有了初步想法:让脱贫户中的女性在闲暇之余练就一门简单易学,又有技术含量,还可以立即“变现”的手艺——手工编织。再利用鱼洞社区集体产业“文旅小镇”的营商环境发展“地摊经济”,把手艺变成财富,为脱贫户提供乐业增收的平台。
驻村工作队的想法和社区“两委”不谋而合,大家马上行动起来,一边对接培训机构,一边在脱贫户中大力宣传,一场精心组织的技能培训就此展开。
“输出一人,脱贫一户,只有就业才能改变个人和家庭的命运。”鱼洞社区党总支副书记李青华说,“今后我们将与驻村工作队密切配合,将帮扶与扶志、扶智有机结合,靶向发力,让‘造血式’帮扶措施落到实处。”
技能培训课结束了,葛驻芬还有些意犹未尽,学习手工编织,让她对未来日子充满期待:“虽然现在我的手工速度还有点慢,成品也还有一些不足,但我会勤加练习,努力提高编织水平,用自己的双手去‘编织’幸福生活。”
培训现场。 杨林 摄
作者:朱力波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 by farmer.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