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陕西省三原县始终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作为最大的政治任务,聚焦“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来陕考察重要讲话指示精神,以“乡村文化”引领,强规划、重建设,上下同心全力全方位共建有颜值更有气质的和美乡村,在基础设施建设、乡村建设规划、人居环境整治等各方面都涌现出一个又一个村庄样板,为进一步推进乡村振兴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聚焦村庄规划 创建和美乡村
“东里的建设始终坚持规划引领,规划制定过程中,我们充分结合实际,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建成后的效果很好,村民们也都满意。”东里村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张雷一边带我们逛民俗街区,一边满怀信心地说道。
东里村位于鲁桥镇东南部,辖9个村民小组,538户2333人,耕地面积2900亩。近年来,依托书法文化优势和景区资源,投资200余万元建成“东里客厅游客服务中心”,全面带动了村落产业升级和农民增收创收,打造了宜居宜业的人居新环境。投资700余万元聘请中肯文旅设计公司,按照以农造景、以景带旅、以旅兴农、以农促旅的理念高标准规划打造东里“一心”、“一轴”、“一带”、“四街区”的发展格局,其中文化街区以毛笔为形象标识,乡创街区着力整修胡同古道及青石板路铺设,乡愁街区通过老照片、古迹等历史遗存展示东里村深厚的历史文化,形象街区新修彩虹路、统一门头里面、墙体翻新、修建花池等,都各有特色,是休闲遛弯的好去处。如今的东里村也正如第一书记说得那样,道路平坦宽敞,房屋规划有序,文化底蕴深厚,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相信未来可以建设发展得更好。
完善基础设施 增进民生福祉
“这个休闲广场建得好呀,不像之前锻炼都没个好去处,现在有空就和老乡党们约着过来锻炼锻炼身体,聊聊天,整个人精神气儿都变好了,还有呐,现在不仅路好看了,下雨天也不怕路上有积水了,村里给弄得好我们也过得舒坦多了。”五联村村民贺建仓竖着自己的大拇指开心地说。
近年来,为实现“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建设目标,五联村坚持党建领航乡村振兴,以创建过硬党支部为抓手,高标准完成了基础设施完善建设及村级党组织活动阵地改造提升工作。先后投资500多万元铺设污水管网2.4公里,硬化村内道路3.2公里,完成房屋抗震加固和外墙保温改造78户,建成1400平方米文化健身休闲广场。2022年,村内新建了百米绿色长廊,完成朱裕路绿化4公里,新装太阳能路灯50盏,实现8个小组全部安装到位。村内道路、渠积网等基础设施工程正在加快推进,村容村貌焕然一新。随着基础设施不断提升完善,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也持续增强,2022年荣获陕西省美丽宜居示范村。
推进人居环境整治 擦亮美丽乡村底色
“这几年我们主要搞环境、搞乡风、搞产业,陆续干了卫生整治、绿化美化、清洁取暖、厕所改造、生活污水治理等好几件事,就想让我们村换个样子。现在环境变好了,大家住得舒服,都说党的政策真好呀,连邻里纠纷都少了好多呢。”渠家村村长陈永锋高兴地说道。
渠家村位于三原县陂西镇以西2公里处,三陂公路穿村而过,泾惠四支八九斗覆盖全村耕地面积,辖6个村民小组组成,430户1792人,耕地面积2000余亩,目前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完善。近年来,为进一步改善人居环境,渠家村积极争取项目资金。累计投资134万元整修村内排水,投资96万元新建活动阵地以及配套设施,200余万元实施人饮及排水设施改造,400余万元修建文体活动场所塑胶跑道、篮球场并对村内6000米主干道进行美化绿化改造,粉刷墙体7800平方米,安装太阳能路灯126套,想方设法改善硬件基础,营造更好的生活环境。积极通过“大广播+小喇叭”宣传,发动群众参与清理门前“三堆六乱”,群众参与热情高,村容村貌得到明显改善,有24户家庭都被评为了“最美庭院”。
作者:金佳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胡明宝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 by farmer.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