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间阡陌皆是景 ——温州市鹿城区推动“千万工程”纵深推进纪实

2023-11-02 20:39 来源:农民日报客户端 编辑:暴佳然

走进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七都街道樟里村,鸟声啾啾,水声潺潺,干净整洁的村容村貌,温馨别致的美丽庭院,生机勃勃的田园风光,亮丽的风景吸引游人不时驻足拍照留念。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个村美、民富、人和的全国文明村,20年前还是一个无环境、无产业、无发展的“三无村”。樟里村翻天覆地的变化正是“千万工程”外延不断延伸、内涵不断丰富的生动写照。

“千万工程”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大决策,是浙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基层农村的成功实践。近年来,鹿城作为温州的主城区,始终把“千万工程”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不断优化农村人居环境,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均衡城乡公共服务,走出了一条具有鹿城特色的乡村振兴共富路。

“三基三主”推动风貌一新

鹿城区有关负责人介绍说,鹿城区主要围绕“三基三主”6个方面开展工作,即基层组织夯实、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公共服务完善、主导产业培育、主体风貌提升、主题文化塑造,推动鹿城区乡村风貌脱胎换骨焕然一新。2022年,全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7.92万元,排名浙江省第3,获评浙江省深化“千万工程”建设新时代美丽乡村工作优胜县(市、区)。

如今的鹿城农村,已成为市民体验农耕的好去处,成为城市现代化进程中的生态绿洲。在七都农业公园,市民可以体验“春观花、夏听蛙、秋采摘、冬农趣”的近郊休闲游。漫步七都前沙村鹭野星空,独栋的咖啡馆尽显南法风情,这里集露营、烧烤、西餐、下午茶、场地租赁及森林牧场于一体,游客恍若置身国外度假区。

整合打包吸引建设资金

推动“千万工程”、打造和美乡村,关键要解决资金问题。“金钥匙”何处寻?

“我们通过党建引领,发挥党支部合心合力作用,构建起‘五资联动、多方共建’的格局,配好打开共富大门的金钥匙,今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200多万元,村民收入增长了八倍。”在驿头驿阳村党群服务中心,山福镇镇长叶浩树说。

政府投入打基础是关键一步,他们整合程朱理学中的“二程文化”,以及“古驿文化”“侨文化”等特色文旅资源,梳理打包专项债项目、整体发行融资,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发展驱动力不断增强后,鹿城农商行实行“整村授信”,解决了农户无抵押融资难问题。看着发展势头向好,村集体也带头成立“招商攻坚队”,通过“土地流转、规模种植、直产直销”的全链条模式,搭建稳固的农产品销售渠道;眼见村庄客盈满,土耳其中国工商总会常委副会长程建兵投资6000万元成立驿头驿阳文旅公司,专业化规模化打造中土融合特色“侨家乐”,带动村民开设的民宿、餐饮店数量翻番……随着政府、村集体、金融机构、社会资本、侨商等力量的纷纷加入,驿头驿阳村渐渐形成“五资”多元投入的发展格局。

随着驿头驿阳村不断深化“千万工程”,村容村貌也实现了华丽蝶变。一条碧溪穿村庄而过,沿溪流缓行,共享菜园、中加友谊馆、让·平故居(祖籍温州的加蓬著名政治家)、邻里食堂串联呈现,古屋与新房次第映入眼帘,古韵遗风与现代和美乡村之景扑面而来。作为省级社科普及基地,驿头驿阳村同时还具有全国十大最美乡村、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浙江省首批未来乡村试点村、浙江省首届数字乡村“金翼奖”、浙江省“双强百佳”行政村、浙江省善治示范村等多张新名片。

以文化求发展底蕴

乡村之美,不仅在于自然风光,更在于深厚绵长的历史文化。位于温州市鹿城区藤桥镇的小岙村历来恬静,是个山区村,山清水秀,近年来积极开展村域环境综合治理,提升村庄品味,发展乡村特色旅游,游客日盛。依托当地优越的生态环境,蹚出一条用非遗民俗引领乡村旅游的新路子,以特色民俗文化、非遗项目、瓯越文化、红色文化等为核心,开展民俗文化体验、文化创意、森林康养、旅游度假,打造集自然生态观光、乡村生活体验、文化创意体验、人文休闲度假等于一体的生态旅游区。

雕花精致的婚床、做工精湛的婚嫁器皿、古色古香的大件家具,走进东瓯古家具博物馆,琳琅满目的古家具令人眼花缭乱。温州市鹿城区东瓯古家具博物馆有各类珍贵藏品1000多件,以明清时期浙南一带的家具和婚俗陪嫁用品为主,充分展现了瓯越民俗文化特色。自2018年底向社会免费开放以来,该馆还开设特色研学教育,与辖区内学校进行互动教育合作,与非遗传承人举办系列民俗器物的制作和体验活动,致力于弘扬民俗文化和传播爱国主义思想。

村村大变样,村村有精彩。在“千万工程”引领下,瓯越乡村焕发出勃勃生机,一幅村美、业兴、人和、共富的美好画卷正徐徐铺展开来。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刘强

———— 分享至 ————
深度报道
推荐视频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 by farmer.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