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显威力,安徽再生稻亩产再创新高

2023-11-03 16:43 来源:中国农网 编辑:刘婉茹

10月31日,江淮大地秋高气爽,安徽省宣城市郎溪县涛城镇凤河村涂世银和凌笪镇汤桥村董和平再生稻种植大户笑逐颜开。他们家的再生季水稻收获,专家组当天前来测产。

涂世银近200亩的再生稻(品种丰两优香1号),经专家实收三块田测产,平均亩产497.6公斤(最高田块亩产520.8公斤);加上同田头季平均703.0公斤,合计亩产达1200.7公斤;凌笪镇董和平大户300亩的再生稻经专家实测,平均亩产稍低也达481.8公斤,该户头季产量较高,8月10日实测为平均亩产725.6公斤,两季合计亩产1207.4公斤。测产专家组组长福建农林大学原副校长林文雄教授评价称:“安徽再生稻创新团队,针对地处双季稻北缘地区的生态特点,创建三早机械化栽培技术,创新中低位再生新模式,是实现再生季水稻有效减控碾压、促进实现再生季整齐平衡生长,实现高产超高产的技术关键”。

据悉,此块高产田系2023年农业农村部水稻绿色高产高效创建和安徽省粮食发展专项省级指挥田项目所在区域。郎溪县农技中心精心选点,加强技术培训,规范再生稻机械化栽培管理,提升技术到位率。安徽财政厅专门设置再生稻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加快再生稻成果转化应用。当然,再生季实现超高产(500公斤/亩)更离不开科技的加持,郎溪县是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安徽省再生稻规模化、机械化、轻简化丰产优质高效技术集成示范与产业化”的核心技术示范片之一,项目团队在吴文革研究员带领下,将技术研究落实到大户承包田,试验、示范相结合,技术攻关与科技服务依托项目开展同步一体化实施。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杨丹丹

———— 分享至 ————
深度报道
推荐视频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 by farmer.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