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确保粮食安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广西严格按照“稳面积、稳产量,扩大豆、扩油料,提单产、提自给率”总体思路切实抓好秋冬粮油生产,同步推动秋冬蔬菜产业发展,全力稳住群众的“粮袋子”“油瓶子”“菜篮子”。
抓组织、强责任。组织召开全区粮油生产工作会商会、全区秋冬种生产暨收籽油菜扩种及大面积单产提升推进会等会议,早谋划、早部署、早行动,扎实推进秋冬种马铃薯、蔬菜、油菜等秋冬种工作。制定秋冬种生产指导意见,科学谋划秋冬种生产种植结构布局,明确时间节点,细化措施,压实责任,将种植任务层层分解落实,确保秋冬种植蔬菜1500万亩、收籽油菜71万亩以上,力争冬种马铃薯85万亩。
抓政策、强扶持。制定出台2023年农业增产增收攻坚、双季稻轮作试点等工作方案,依据秋冬种植面积,优化资金分配,规范发放程序,加快补贴资金发放进度,提高经营主体秋冬种积极性。落实自治区粮食生产激励资金1.3亿元,对粮食生产成效突出的51个县(市、区)进行激励;争取中央资金8910万元实施绿色高产高效创建项目,在全区18个县(市、区)实施粮油绿色高产高效创建、收籽油菜整建制推进单产提升等项目;争取中央资金7200万元奖补单产提升效果明显的粮油规模种植主体;争取中央双季稻轮作补贴资金1.5亿元,推进广西100万亩“稻-稻-菜”“稻-稻-油”“稻-稻-薯”“稻-稻-肥”轮作模式示范推广;落实自治区资金2897.3万元,实施60个设施蔬菜项目,重点支持棚架设施建设和购置设备,打造示范生产基地,引领秋冬种规模化、标准化发展,加速构建秋冬种优势区。
抓培训、强指导。按照“自治区包市、市包县、县包乡镇”原则,层层发动农技人员蹲点包片开展技术指导服务。自治区组织5个专家组开展包市巡回服务指导,五个厅属单位牵头包干,整合线上线下服务渠道,开展在线服务和专线服务。及时组织创新团队等专家,深入生产一线特别是秋冬种示范样板片,开展巡回技术培训指导服务,提高技术到位率。
抓示范、强质量。坚持项目引领,强化集成示范推广,大力打造秋冬种高产攻关示范样板。继续实施好广西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紧紧依托绿色高产高效创建等重点项目,集中资源、集约项目、加大投入,形成推进粮油菜大面积单产提升的工作合力。深入开展农业科技人员“揭榜挂帅”领办示范片等活动,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以点促面,点面结合,发挥主体示范带动作用,有效带动全区粮油菜种植扩面提质增效。
抓督导、强宣传。自治区分两批派出9个工作组对全区14个市进行督导服务,将粮食生产列入《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切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扎实推进乡村振兴专项行动》重点工作内容,加强服务指导,合力抓好秋冬粮油生产工作;农情系统对秋冬种工作实行“日调度、周通报”工作机制,督促秋冬种任务尽快落实到田间地头。组织各地抓好发展秋冬种生产典型经验与做法的总结宣传,营造全区大抓秋冬农业生产的良好氛围。
据农情统计,截至11月10日,全区冬种粮食作物已播73.16万亩,同比快9.62万亩。已播粮食作物中,玉米、马铃薯、红薯等已播面积进度均快于去年同期。
作者:封善坚 王静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阮蓓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 by farmer.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