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把鱼肉切片,再改刀切丝,保持鱼皮相连,将去腥后的鱼肉裹上生粉,放入油锅炸熟,再勾上汤汁,盛到盘中宛如朵朵盛开的菊花。11月21日,“巴味渝珍”杯重庆好食材特色美食大赛开赛,参赛选手们熟练地完成了规定菜品“菊花鱼”的制作,造型逼真、色泽鲜艳、摆盘精致。
本次大赛以“绿色食材进万家,巴渝美食誉天下”为主题,现场设置了好食材展示区和菜品制作区,规模面积5100平方米。大赛以区县为单位,重庆30多个区县携400余种好食材现场出赛,分特色热菜、特色凉菜、规定菜品三组进行比试,规定菜品为“菊花鱼”。78家餐饮企业、124位大厨现场制作113道具有浓厚地方特色文化底蕴的菜品,在激烈竞赛中一决高下。
好食材烹出美食好味道。比赛现场,厨师们煎炒烹炸,轮番上演真功夫;制作台上,锅碗瓢盆发出的噼啪声,欢快又轻盈;美食展台前,缕缕香气诱人,风味独特,各种新鲜出炉的美食,让人垂涎欲滴。
除了外酥里嫩、酸甜爽口的“菊花鱼”,各个区县选手精心制作了能代表当地特色的地标性美食。磁器口豆汤毛血旺、铁山坪花椒鸡、丰都麻辣鸡块、万州烤鱼、黔江鸡杂……一道道特色热菜、特色凉菜都极具特色和文化底蕴,均是2022年首批获选“重庆地标菜”名单的“地标菜”。
“就拿万州烤鱼来说吧,制作技艺起源于南宋景炎元年。当时元军攻打万州天子城,守军派兵丁到苎溪河取水,兵丁捕鱼撒盐烤而食之,距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重庆美食文化发展协会会长王伟介绍,万州烤鱼秉承传统小吃技艺并沿袭火锅特色,融合原始烧烤及现代美食制作工艺,其制作集腌、烤、炖于一体,具有麻辣鲜香、皮酥肉嫩、辣而不燥、回味悠长等特色。
“活动设置的比赛菜品,对厨师的刀工、火候控制等多个方面都有着较高的烹饪技术要求。”大赛裁判长潘恋介绍,此次美食评判主要从菜品设计单和现场菜品质量两大方面进行考量,“菜品设计单要综合考虑菜品特色及工艺、成本及售价核算、安全卫生及营养、质控点及推广价值等方面,现场菜品质量要看色、香、味、形、器、意、养。”
经过激烈角逐,3个单位获得优秀组织奖,3个单位获得综合团体奖,3人获得一等奖,6人获得二等奖,9人获得三等奖,12人获得优秀奖,10个餐饮单位荣获“重庆好食材十大特色热菜奖”、10个餐饮单位荣获“重庆好食材十大特色凉菜奖”。
好味道还需好食材,大赛现场还展示了39个区县400余款好食材产品,黔江羊肚菌、石柱莼菜、秀山土鸡、城口腊肉、石柱莼菜……系列“巴味渝珍”好食材齐上阵。目前,重庆有800多种好食材被评为“巴味渝珍”好食材,本次大赛的参赛选手也普遍使用了“巴味渝珍”平台的好食材作为原材料。
“我们举办这次美食大赛活动,目的是为了挖掘重庆地方好食材特色美食,弘扬地方传统美食文化,塑造地方好食材特色美食品牌,激发市场消费内需动力,提振市场消费信心。”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副主任陈勇表示,将把此次大赛获奖作品编制成菜品烹饪技术手册,印发到高等院校、餐饮企业等相关单位,以传承、推广重庆好食材特色美食的烹饪技术。同时,引导这些单位与重庆好食材生产基地建立产销对接关系,推动好食材订单式采购销售,促进乡村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带动农民群众增收致富。
据介绍,“巴味渝珍”作为重庆市深度挖掘巴渝农耕文化,汇集提炼各区县农产品特征,创建覆盖农业全产业、全品类的国内首个省级层面的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经过5年的培育发展,截至目前, “巴味渝珍”平台整合了2893家企业、13206款产品,实现销售收入56亿元。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邓俐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5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