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社会 详情
理赔周期从30-60天缩短至3-5天,部分地区实现24小时闪赔
江苏建立养殖保险与无害化处理联动机制
  • 来源:中国农网
  • 编辑:刘婉茹
  • 作者:李文博
  • 2023-11-23 15:53:03

为充分发挥养殖保险在推进无害处理工作的作用,近年来,江苏不断创新举措,以国家保处联动机制建设试点为契机,探索构建新型保处联动机制,开发并全面推广应用保处联动信息系统,通过一个数据平台集成,实现养殖、保险、监管多方信息共享,做到“来源可追溯、过程可控制、数据实时精准,理赔高效透明”,既保障了政策性保险的推行,提振养殖信心,又破解了基层监管部门人手紧、任务重、监管手段缺乏的困境,有效规范无害化处理管理,实现良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

63770

创立政策措施,构建长效运行机制

实施保处联动的核心是将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作为保险理赔的前提条件,并通过完善各项政策措施加以保障。江苏坚持制度创新,先后出台一系列含金量较高、可操作性强的保处联动相关政策文件,为推动保处联动夯实基础。制定《江苏省病死猪及病害猪产品无害化处理管理办法》,全面规范病死猪收集、转运、处理等流程。江苏省农业农村厅、财政厅、保险监管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无害化处理与养殖保险联动支持加快恢复生猪生产工作的通知》,强化承保、理赔、无害化处理等各环节资源共享和工作衔接。印发《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工作的意见》,明确建立完善保处联动机制政策措施,规范体系建设、运行保障和监督管理。

63771

创优体系建设,统筹推进集中处理

健全有效的收集处理体系,实施病死畜禽集中处理,是开展保处联动工作的重要基础。一是建体系,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统筹规划、因地制宜,财政补助、保险联动” 的原则,全省建设35个无害化处理中心、599个乡镇收集点、164台专用运输车辆,体系建设基本实现全覆盖,形成以高温干化法为主的工艺体系,病死猪集中处理率、资源化利用率达98%以上,居全国前列。二是提标准,制定体系升级规范,指导各地开展体系防疫、处理、环保等薄弱环节升级改造,累计投入1.53亿元,改造无害化处理中心28个、收集点142个,建设沛县、金坛、滨海等一批标杆性处理中心,自动化生产和智能化管理水平国内领先。徐州市、盐城市等地创新开展收集点智能化改造、洗消信息化监管平台试点建设,示范效应显著。三是强保障,无害化处理体系对公共财政依赖程度大,完善保障措施是关键。推动66个县(市、区)细化出台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补助办法,东台、海安等31个地区将病死牛羊禽及宠物等纳入财政补助范围。在高邮市、如皋等地与其他地区建立跨区域处理机制,扩大收集范围。在海门、溧水等地采取定额补助、服务外包等方式,保障体系持续健康运行。

63772

创建平台应用,实施全程保处联动

以全面推广应用信息系统为重要抓手,建立完善保处联动机制。立足于建设国内领先的保处联动信息系统的目标,江苏组织保险机构、技术单位等广泛开展调研,合力研发、推广应用保处联动信息系统,优化整合业务流程,实现养殖、保险、无害化处理全程联动。养殖户更省心,实现一键申报、实时查看理赔进度。基层人员操作更方便,一部手机即可办理收集、勘验、交接等手续。理赔流程更简化,理赔周期从30-60天缩短至3-5天,部分地区实现24小时闪赔。监管手段更高效,监管人员实时掌控病死畜禽趋势,异常数据自动预警。配合推进保险扩面措施,探索种公猪保险、生猪价格指数保险等新型险种,开展生猪“保险+期货”试点等,邳州、新沂等地将育肥猪保险保费全部纳入地方财政补助,靖江等地将能繁母猪按比例绑定仔猪基数投保,有效提升生猪保险覆盖率。2022年在如东、海门等5县区实施国家保处联动机制建设试点,以点带面,加快推进全省养殖保险、集中处理和信息化联动等工作。

江苏各地高度重视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工作,将其作为保护生态环境、保障食品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的基础性、长期性工程来抓,统筹谋划、系统推进。下一步,各地将以建立完善无害化处理长效机制为目标,持续推进国家保处联动机制建设试点,加快构建立统一规范、科学高效的无害化处理体系、运行机制和管理方式,为推动全省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李文博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