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奈曼旗:办好民生“微实事” 托起群众“微幸福”

2023-12-14 21:00 来源:中国农网 编辑:刘婉茹

自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内蒙古通辽市奈曼旗聚焦民生的难点、痛点、堵点问题,梳理实事清单、健全服务机制、强化跟踪问效,用心用情办好民生“微实事”,推动主题教育入心见行,交出了一份有质量、有温度的主题教育民生答卷。

在奈曼旗沙日浩来镇黑鱼泡子村的西村口,已经修建完成的黑鱼泡子桥横跨在牤牛河河道两旁。这是一座长22米、宽7米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新桥。新桥的建成,让村民们“桥”见了一条“安全路”“幸福路”。今年9月,黑鱼泡子村内的黑鱼泡子桥因长期受水流冲击导致桥墩受损出现塌陷,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这座桥是周边10余个村民小组通行的必经之路,桥体一旦塌陷会给周边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极大不便。

沙日浩来镇党委、政府得知这一情况后,积极向上级争取项目资金50万元,并于9月份开始对受损桥体进行修建。经过近3个月的修建,崭新的黑鱼泡子桥顺利竣工,村民们心头期盼的大事得以圆满解决。重建后的新桥为沙白线主干道及周边地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提供了出行保障。“这桥塌陷了以后,大家从上面过都是提心吊胆的。现在修了新桥,看着更结实,拉粮的车、农机进出村也没问题了,我们出行安全也有保障了。”村民白雪梅激动地说。

“沙日浩来镇坚持把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落实落细、办出成效,响应群众呼声,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努力向群众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沙日浩来镇副镇长李栋锐对记者说。

在奈曼旗明仁苏木萨仁阿日嘎查,大田里的农作物全部收割完毕后,嘎查两委便积极带领村民们热火朝天地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平整土地、打井上电、新建改造水栓、布设软管等,确保村民来年能顺利用上“浅埋滴灌”,让“粮田”变“良田”。

明仁苏木把发展高效节水农业作为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战略举措,大力推广浅埋滴灌技术,推动农业生产方式转变,促进生产效率提升。目前,已投入生产的高效节水农田面积达5.3万亩,2023年新建高标准农田0.98万亩。高标准农田建成后,每亩可增收100元至200元左右,节水种植已经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新引擎。

自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奈曼旗紧盯群众需求办实事,聚焦解决就业、医疗、交通等民生领域急难愁盼问题,实施城市更新、农田水利等领域基础设施建设、民生工程21个,不断增进民生福祉。深入开展调查研究“走一线、察实情、解难题”活动。31名处级领导结合全旗优化营商环境、重大项目建设等中心工作,紧盯群众关切的热点难点问题,采取蹲点调研、跟踪调研等方式,进农村问难、进学校问需、进企业问计、进服务单位问效,开展相关调研256次。

同时,依托微信小程序打造“党群连心桥”便民服务端,带动全旗15个苏木乡镇街道党委、373个嘎查村(社区)党支部、642个网格党小组和相关职能部门全员上线“党群连心桥”平台,累计收集“微实事”项目2260余个,已办结“微实事”2100余件。奈曼旗还不断健全完善“民呼我为”“接诉即办”服务群众机制,通过12345平台、微信小程序等,多渠道收集民意诉求,根据各部门职能职责挂单转办,跟踪办理结果。截至目前,共受理诉求4126件,办结率99.36%。

最是小事解民忧,最是细处暖民心。奈曼旗在第二批主题教育过程中,将解难题、办实事落实到每一件小事上,以“微实事”为群众带来“真实惠”,以“微实事”让群众感受到“微幸福”,用实际行动为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小事”“难事”,以扎实的为民办事成效不断提升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作者:纪鑫 关雪峰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李昊

———— 分享至 ————
深度报道
推荐视频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 by farmer.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