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四川省政府新闻办在成都举办“推动新时代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四川新篇章”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在推进乡村振兴上全面发力”。记者从会上获悉,今年四川全年粮食总产量718.8亿斤,增产16.7亿斤、增2.4%,创26年来(即重庆直辖以来)新高。
新闻发布会现场。
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厅长徐芝文表示,四川作为全国十三个粮食主产省之一,理应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贡献。会上,他用“稳”“高”“实”“好”四个关键词概括了今年四川的粮食生产特点。
“稳”即粮食播面稳。四川坚持整灌区、整市、整县、整片推进425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主要用于粮食生产。建立撂荒地“动态清零”机制,复垦撂荒地4.2万亩,在54个县腾退20.87万亩低质低效种植园地直接恢复种粮,全省优化改造118万亩种植园地间套作种粮。据国家统计局公布,四川省粮食播面达9606万亩,超额完成国家和省委省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
“高”即亩均单产高。四川大力实施主要粮食作物单产提升行动,在90个粮食生产重点县组织开展高产竞赛,在35个县开展绿色高产高效行动,在15个县整建制推进玉米、大豆单产提升,建设玉米、大豆百亩高标准示范片83个、“双高产”示范县9个,打造“吨粮田”千亩示范片40个。今年四川省粮食亩产比去年增加12公斤、增3.3%,增幅在13个粮食主产省中排第1位。
“实”即科技服务实。四川将“推良种”摆在更加突出位置,重点推广17个粮油当家品种和“稻香杯”优质水稻品种,推广面积较去年增加200万亩以上。务实实施“科技到田”行动,召开全省现场推进会,组建21个专家服务团队全覆盖包市包县开展技术指导,建立省市县乡村五级贯通、超4万人的农技推广队伍,全力打通技术到田“最后一公里”。同时,聚焦“谁来种地”问题,加快建设县有中心、乡有站点、村有协办员的三级社会化服务体系,推动全省农业社会化服务面积达4100万亩次以上、增6.7%。
“好”政策保障好。四川牢牢把住农业防灾减灾“主动权”,及时下达救灾资金,强化调度、现场推进,抓早抓实冬春连旱、暴雨洪涝、稻飞虱等灾害虫害应对,全力减少因灾损失。强化惠农富农政策,将成都平原种粮大户补贴提高到每亩90元(增加10元)、丘陵山区提高到每亩100元(增加20元),提高粮食生产机具购置补贴5个百分点(最高补贴额度达40%),完善和推广四川农业信贷直通车。
据悉,四川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三农”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截至目前,粮食产量连续4年稳定在700亿斤以上,创26年来新高,生猪出栏、油菜籽产量稳居全国第1位;现代农业加快发展,成功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7个、数量全国第2,认定省星级园区155个,第一产业增加值稳居全国前两位;农村面貌加快改善,全面实现村村通硬化路,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89%,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和生活污水、垃圾处理水平明显提升;农民收入较快增长,脱贫攻坚成果有效巩固,中央部署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等任务全面完成,农村活力动力不断增强,呈现农业稳中向好、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的良好局面。
徐芝文介绍,下一步,四川将着重在聚焦粮食高产丰产、农田水利建设、乡村产业及人居环境等短板弱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深化农村重点领域改革五个方面发力,加快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李传君 实习生 赵盈乔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 by farmer.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