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以“京津明珠 科创新城”为主题的天津武清京津产业新城发布活动在天津市武清区成功举办。此次发布活动邀请了京津冀三地相关领导、重点领域院士及重点企业代表等300余人齐聚一堂,共话发展未来。
武清京津产业新城发布活动现场。
活动期间,重点发布了天津市政府批复的武清京津产业新城规划建设方案主旨内容,介绍了推动京津产业新城核心区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宣布成立京津产业新城管委会;中关村产业研究院、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关负责同志分别对京津产业新城核心区产业规划、城市设计作具体介绍。此外,元英进、谭天伟两位院士分别围绕合成生物、生物制造领域作了主旨发言,武清区政府与北京市海淀区政府、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北京交通大学、华禹共赢(北京)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现场签署了合作协议,天津大学合成生物前沿研究院、诚通人力京津人才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现场揭牌。此次发布活动的举办标志着武清京津产业新城规划建设进入快车道。
高标准推进京津产业新城规划建设
武清京津产业新城是《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确定的“4+N”功能承接平台之一,也是天津市“1+16”重点平台之一。高标准推进京津产业新城规划建设,是武清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的有力实践,也是武清区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工作总抓手,未来将推动武清区加快建设成为京津冀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的重要支撑和世界级城市群的重要节点。
据了解,武清京津产业新城围绕以产兴城、以城促产、产城融合、城乡一体,以创新为先导、以产业为支撑、以绿色为基底、以韧性为内涵,建设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新平台、高端产业集聚新高地、京津科技人才创新城。
在产业规划方面,把握非首都功能疏解和产业链协同融合趋势,坚持智能科技、生物医药“双高引领”,确定“3+3+N”的产业定位,即培育智能科技、生物医药、高端时尚消费3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壮大装备制造、汽车及核心部件、新材料3个优势产业,抢占未来智能、合成生物、新型储能、前沿新材料等N个未来产业。同时,明确以京津产业新城核心区为引领,推动“一区六园”产业协同和特色发展,着力打造一批创新强、层级高、规模大的产业集群。其中,核心区将以建设“京津智谷,科创新城”为目标,以科技创新为引领,重点发展智能科技、生物医药、总部经济、服务经济,搭建研发平台、双创载体、科技服务平台、小试中试平台,建设创新创业聚集地、成果转化新高地、高端产业承载地。
城市设计方面,在深入挖掘武清区独特气质、独特精神、独特文化,进一步理清发展内核、发展内涵、发展实力基础上,按照以人为本的创新驱动、产业协同、共享服务、生态筑底、人文塑韵“五元耦合”理念,确定了“一中心、三组团、一社区”的功能布局。其中,中央创新区CID深化环中央湖整体空间形态与建筑组群,规划了“一湖一带两基地”,即创智央湖、总部经济带、智能科技研发孵化基地和生物医药研发孵化基地;产业加速组团规划了未来方城,智能科技、生物医药转化社区,打造科技企业总部集聚区;产业提升组团依托现有企业拓展高附加值产业环节,升级一批、转型一批、收储一批,打造六个特色“园中园”;新兴产业组团以产业高端化、规模化为重点,规划了国家级重大产业项目预留区、龙头企业灯塔基地、隐形冠军制造集群;综合服务社区打造水绿交融、活力充沛、宜居宜业的品质生活社区。核心区将打造“生态+创新”的全域公园网,有机连接公园、绿地、水系,形成串联成网的绿色游憩空间和健身休闲慢行系统,营造生态与创新交融的新场景。
支持核心区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方面,包括支持重点产业发展、支持科技创新发展、支持高质量项目发展、打造一流创新生态等内容的共22条具体措施,根据合成生物、中药、生物制药、医疗器械、智能装备、数据应用6个细分领域不同特点,在科技研发、成果转化、产业化等关键环节给予针对性重点支持,具有较强的系统性、竞争力和可操作性。
新城高质量建设形成产业聚集强磁场吸
“合成生物学它本身可以把生物制造的成本降得非常低,现在我们多个产品已经降得比化学合成的成本更低了,像饲料添加剂、肥料的活性成分,所以它的性价比非常高。”元一(天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骊表示选择落地武清主要是因为这里有深厚的合成生物学产业研发的基础,有大量人才的聚集,另外相较于一些大城市,武清的人文环境和生态环境适合做研究,在这种非常和谐、幸福、舒缓的环境里,研发人员也更容易有灵感。公司目前已经在武清投资1.2亿建合成生物学研发型企业,主要涉足的领域包括生物、医药、农业、护肤及食品领域。
“武清京津产业新城,构建‘一核引领、多点支撑、全域联动’的产业发展空间布局。京滨工业园,是‘多点支撑’多点里边一个重要支点,我们秉持企业有事不推不躲,企业无事不扰的原则,让企业放心、安心在园区发展壮大,助推全区高质量发展。”京滨工业园党委书记、总经理沈海军表示,目前园区有300多家实体企业,以高端装备制造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主导产业,园区在北京中关村、杭州、成都、深圳,分别设有招商办事处,覆盖京津冀、珠三角、长三角、粤港澳,经过最近的招商活动,2024年1月份园区又将有5家企业落户。
据了解,武清区地处京津黄金走廊的中间节点,区位优势得天独厚,拥有良好的产业、人才、交通、生态、空间等优势,是天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桥头堡”“主力军”。近年来,武清区始终把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作为政治之责、发展之要,全力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促进产业链和创新链深度融合,以智能科技、生物医药“双高引领”为代表的优势产业集群不断壮大,电子商务、商贸旅游等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累计吸引2500余家北京企业在武清扎根发展,6.1万余名高端人才在这里创新创业,努力把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走深走实的“施工图”转化为雍阳大地上的“实景图”。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林单丹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 by farmer.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