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多元主体参与 建立共建共治共享格局——乡村治理体系建设交流活动综述

2024-02-01 17:01 来源:农民日报客户端 编辑:张轩铭

近日,由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主办的乡村治理体系建设交流活动在四川省泸州市泸县举办。活动现场,来自不同地区的地方人大和政府代表、供销社和农村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以及专家学者,围绕"引导多元主体参与,建立共建共治共享格局"的活动主题,从多元主体培育、组织体系建设、主体作用发挥等角度,对乡村治理体系建设展开了深入探讨。

乡村治理体系建设交流活动现场。受访者供图

在典型经验交流环节,四川省泸州市泸县介绍当地强化组织引领,建强积分制、清单制、数字化等体系抓手,构建分格管理、分类帮扶"二分管理"工作服务机制,供销社、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三社融合"产业服务机制,"千名干部、干警、教师、医生进万家"联系服务机制,加强乡村治理体系建设的经验。

作为中国和合文化之乡,河北省邢台市任泽区发挥由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老长辈、老乡贤组成的"五老"调解队伍作用,成立区、镇、村三级"和合"民调组织,设立部门"和合"调解室、行业性调委会,加强部门联动,造就了任泽区群众家事纠纷"孝为先"、民事纠纷"和为贵"、商事纠纷"信为本"的人文精神骨髓。

上海市宝山区围绕乡村治理中的"治理资源从哪里来""主体参与渠道如何畅通""治理人才如何支撑"等三方面难点问题,做实做优区域化党建枢纽、社区通智慧治理、社区治理学院"三个平台",引导多元主体各显所长、各尽其能,构建起党建引领下的共建共治共享格局。

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市大成桥镇党委书记贺伟介绍当地抓住"支部扎桩"和"社团织网"两个关键,实行党员干部联组包户、村(居)民代表常态联系服务群众、代表人士联系特殊群体,破除乡风陋习、治理瓶颈、等靠要思想,倡树清风正气、身边典型、整体形象,不断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经验。

泸县牛滩镇供销社理事长、新林村党总支书记周兴海介绍当地如何通过"分格治理、分类服务、分项积分、分片发展"四分微治理模式,走出了一条"互帮互助、共商共建、共治共享"的村居治理新路径。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人民法院从共建"一站式"诉源治理阵地、提供"和事佬"综合培育服务、开展"全链条"多元解纷服务、深化"大数据"源头治理服务四方面,探讨如何提供优质高效的司法服务和保障。

在分享研究成果环节,华中农业大学农村减贫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副教授罗峰深入探讨了湖北"共同缔造"行动的内涵和渊源,主体、方式与机制,反思了该行动的意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副教授李卓分析了多元主体参与新时代乡村治理的主体困境、合作困境和制度困境,并从提升参与能力、塑造利益共同体、加强制度建设、强化技术支撑四方面探讨新时代推动乡村治理创新的路径。南京林业大学相关专家使用经济社会学中的"嵌入性"理论,构建"制度嵌入—价值回报—治理融合"的理论框架,以山东省沂源县新康桔梗专业合作社为例,分析了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逻辑和优势。

在圆桌会议环节,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农业农村法治研究中心主任、二级研究员杨东霞,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杨一介,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杨正喜,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王敬尧4位专家学者围绕农村养老、返乡创业、乡村建设等热点议题,从推进乡村治理体制改革、加快农民合作组织的发展等方面,探讨如何构建不同治理主体之间协调合作、分担公共责任的新型治理结构。

活动当天,与会代表还赴泸县石桥镇洪安桥村、喻寺镇谭坝村,实地调研当地在集体经济组织发展、产权制度改革过程中的治理经验和做法。

与会代表在泸县农村调研产业发展。受访者供图

据悉,2019年,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等部门联合确定了第一批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示范单位,开展为期三年试点工作。试点期间,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在农业农村部的指导下,先后在浙江建德、山东荣成、河南济源、宁夏吴忠等地举办四期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示范工作的交流活动,邀请各试点单位代表分享在乡村治理的理念、主体、方式、体系等方面的创新举措,交流工作经验,推广典型案例,系统有序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建设工作。

作为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示范工作交流活动的延续,此次活动进一步凝聚智慧、形成共识。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相关负责人表示,立足新的发展阶段,未来将持续深化乡村治理体系建设的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助力实现乡村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刘杰

———— 分享至 ————
深度报道
推荐视频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 by farmer.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