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进乌骨鸡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养鸡农户增收致富,持续巩固脱贫成果,自2019年以来,云南省昭通市盐津县把盐津乌骨鸡作为一县一业主导产业来发展,按照“一个产业、一个方案、一套班子、一支队伍、一笔资金、一抓到底”的思路,在奖补政策优化、养殖风险防范、育种技术研发、溯源体系建设、公共品牌打造等方面持续发力,种源选育、脱温养殖、市场销售等一年跃升一个台阶。
据统计,2023年,盐津县组织化内养鸡存栏139.1万只,出栏276.9万只,同比分别提高了7.7%、11.3%,直接利益联结易地搬迁农户和三类对象4238户养鸡增收。预计到2025年,该县年可出栏乌鸡1000万只,实现产值30亿元以上。
品种选育实现新突破。盐津乌骨鸡选育和疾病净化工作在育种专家章双杰教授的主导下进展快速,其羽色纯度、个体均匀度、生长速度较上年有较大提升,现已进入第四代选育工作。通过庙坝、柿子、中和等群众示范养殖,盐津乌骨鸡公鸡养殖150天,平均体重可达4.5斤,母鸡养殖150天,平均体重可达3.6斤,养殖成活率达到95%以上,5月龄养殖成本降低到每斤15元以下,受到了普遍好评。
科学养殖有了新标准。脱温和生态养殖通过云南农大研究生的示范研究,在普洱本城、落雁万成脱温场和生态养殖基地举办了理论和实操养殖技术培训,现场培训了县乡养鸡技术人员、乌骨鸡养殖大户、企业员工等本土人才600人次。通过昭通市市场监管局组织专家评审,发布了《盐津乌骨鸡育雏期养殖技术规程》。规范了盐津乌骨鸡脱温阶段疫苗免疫程序和预防保健药品使用程序,盐津乌骨鸡脱温鸡苗的抗体检测、鸡病诊断检测等,实现了就近在县畜牧兽医站检测,为标准化、规模化乌鸡养殖奠定了坚实基础。
市场销售喜报频传。为解决盐津乌骨鸡销售难问题,盐津县按照线下铺设销售体验店,带动线上销售的思路,引导培育了12家销售公司,分别在昆明、成都、浙江、上海、宜宾和昭通等县内外城市建设了中转场、专卖店、餐饮店、联营店286个,销售商家实缴订金和乡镇、养殖合作社签订了保底回收养殖协议,解决了农户不敢养鸡、销售商没鸡销售的问题,自中秋节开始出现了全县乌骨鸡供不应求的现象,5月龄乌骨鸡销售价格从16元/斤涨到了18元/斤以上,养鸡农户、销售业主均取得不菲收益。
品牌打造又上台阶。通过与中国国家品牌网合作,2023年成功举办了5·10中国品牌日盐津乌骨鸡宣传推介活动,分别在浙江德清、海宁、成都、昆明和宜宾五个城市同步开展宣传营销和推介工作。盐津乌骨鸡再次获得了中国品牌网颁发的“点赞2023我喜爱的中国品牌”证书,盐津县获得“品牌产业园示范基地”授牌。同时,在2023昭通市10大品牌评选活动中,经过材料申报、资格复审、网络投票和专家评审,盐津乌骨鸡获得了昭通市“10大区域公用品牌”。随着盐津县委、县政府持续对公共品牌的宣传和打造,“天下乌鸡王,盐津黑凤凰”的公共品牌形象得到进一步树立。
龙头带动再传佳音。产业的发展离不开龙头企业带动,只有有了龙头企业带动,才能把乌骨鸡产业的养殖生产、屠宰加工和市场销售各环节有机地统筹起来,产业才能不断做大做强,高质量发展。按照产业发展规划,全县10个乡镇每个乡镇培育1个乡镇小巨人,全县培育1-3个全产业链龙头,带动产业实现标准化、规模化、市场化、品牌化发展。在持续培育乡镇小巨人的基础上,进一步整合资源,招商引进了安徽蜂狂购数字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和云南中军军创盐津乌骨鸡养殖有限公司,与县政府签订合作协议,总投资3亿元,围绕盐津乌骨鸡产业短板,重点开展种源合作、饲料生产、产品研发、市场销售和品牌打造等全产业链项目合作,作为全县乌骨鸡产业龙头企业进行培育和打造。目前。全县已有7个乡镇培育形成乡镇龙头小巨人10个,县级龙头企业3个,开发乌骨鸡自热乌鸡汤、乌骨鸡营养滋补汤、乌鸡豆豉、椒麻鸡、辣子鸡和冰鲜鸡等产品推向市场。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郜晋亮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 by farmer.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