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怡:为农科“地方队”加把劲儿!

2024-03-08 23:23 来源:农民日报客户端 编辑:吕璐芳

“基层农科院所是什么?基层农科院所就像金字塔里的最底端,在整个国家科技体制架构里起到基础作用,有稳盘的作用。”一见面,全国人大代表、山东泰安市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孔怡就迫不及待地跟记者分享起她对基层农科院校的理解。

“基层农科院所就是‘地方队’,跟‘国家队’相比,虽然在科技创新水平上还有一定差距,但它体量庞大,是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科研力量。”孔怡说。

孔怡认为,不同于国家队在基础研究型上一骑绝尘,基层农科院所是立足于区域农业产业需求来做科技创新工作,在生产应用研究上更具优势。

“我们的农业科研很接地气儿,因为我们是立足于地方生态区域去做育种。”她以泰安小麦举例,由泰安农科院培育出的小麦品种,最高亩产达到830多公斤,秒杀其他的小麦品种,实现了当地小麦品种最高产。“其实,只有每个区域都强了,整个国家才能强,粮食安全才更有保障。”

她认为,基层农科院所在产业服务上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以有效弥补基层农技推广体系人才短缺、技术力量不足的短板。“我们的专家团队通过科技培训和点对点、手把手地到田间地头给予生产一线技术指导,有效保证了新品种新技术第一时间下沉到生产中,解决了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任何科技项目都需要基础和应用研究相结合,最终都要以落地为导向。“基层农科院所存在的意义就是让更多符合实际需求的科研成果落地。”孔怡说。

她观察到,目前基层科研院所普遍面临着经费投入匮乏、科研设施陈旧老化、试验基地不足等困境,且与国家项目管理部门信息沟通较少,与省级以上科研单位相比处于信息不对称的弱势地位。

“所以在全国两会上,我希望能给农科‘地方队’加把劲儿,建议国家在农业科研项目的顶层设计上应注重前端科技创新、中端模式集成和后端推广应用,重视和利用地市农科院所的科研力量。”为利用好地方创新力量,发挥基层农科优势,她呼吁,国家能优化农业科研项目分布,向基层农科院所有所倾斜。同时,按照国家赋予公益类科研机构的职责定位,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建立稳定支持机制,大幅度提高地市级科研院所的创新和服务能力。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梁冰清

———— 分享至 ————
深度报道
推荐视频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 by farmer.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