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报告很全面、也很聚焦,尤其是提到要大力提高职业教育质量,这与我的建议十分契合!推动产业工人转型的信心更强了!”第七次走进人民大会堂聆听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全国人大代表、中建五局总承包公司项目质量总监邹彬仍然感到十分激动、非常振奋。
作为一名新时代产业工人代表,29岁的邹彬不仅担任中国工会十八大代表、全国青联常委等要职,更凭优异表现获得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技术能手、全国优秀农民工、中国青年五四奖章等多项殊荣。
2015年,不满20岁的邹彬在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上获得砌筑项目优胜奖,实现了中国在这一奖项上零的突破。三年后,邹彬成为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也是当时湖南省最年轻的全国人大代表。2023年,他连任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
从最初参加全国两会的生涩,到现在作为代表履职的从容,邹彬经历了六年的成长。六年里,邹彬在全国各地就“产业工人转型”“弘扬工匠精神”“城市更新发展和质量强国建设”等议题持续开展调研,并提出了多条建议。他欣喜地看到,国家有关建筑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的政策越来越完善,对于技能人才培育也越来越重视,各种培训、比赛的平台机会也多了起来。
“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农民工群体‘青黄不接’‘代际断层’的问题仍未得到缓解,建筑工人的‘老龄化’远比社会‘老龄化’更加严重,高素质建筑工人依旧短缺,‘95后’‘00后’更愿意从事新兴的快递、外卖、代驾等行业,工地上几乎见不到年轻的工人面孔。”邹彬说,“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浪潮中,推动传统的农民工向新型产业工人转型迫在眉睫。”
基于自身经历和行业现状,邹彬在今年两会上就“进一步推动农民工向新时代建筑产业工人转型”提出三方面建议。
一是在职业技能和精神素养两个方面加强新时代工匠人才培育。发挥国有大型央企办学的特色和优势,创新应用“培、育、用”相结合的职业教育模式。将新时代的形势任务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青年思政课等深入到农民工群体中,打造新时代高素质、高技能劳动产业大军。
二是进一步推动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与和谐劳动关系构建,加强新时代工匠人才就业导入。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产业,加快推进建筑工业化,形成全产业链集成优势。发展新型、和谐的劳动关系,从根本上改善建筑行业对于相关从业者的吸引力。
三是进一步完善制度机制,营造弘扬工匠精神的社会氛围,加强新时代建筑工匠人才保障。进一步完善技工等级晋升制度、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政策,建立学历、技能证书互认制度,提高工匠人才的公共服务水平。多搭建类型丰富的技能大赛平台,进一步营造关心关注工匠人才、注重质量品牌的社会氛围。
“下一步,我会继续借助‘邹彬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载体,以工程项目为依托,加强技能交底培训,带动更多的产业工人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同时,也会联动更多的职业院校做好产教融合工作,为产业工人更好成长为大国工匠贡献青春力量!”邹彬说。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刘杰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 by farmer.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