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村集体能带动一个镇的发展,这一定是故事;一个村集体能带动千里之外的乡镇发展,这肯定是个好故事。
4月8日上午10点18分,在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左后旗产业园里,鞭炮鸣响、礼花齐放,“内蒙古鑫邦硼铁项目”正式开工,这标志着一座集生态节能、低碳环保、科技智能于一体的现代化企业,在甘旗卡镇的这片沙土地上改变历史。这个产业突破,却缘起千里之外的天津市西青区凌庄子村股份经济合作社。
将“凌庄子精神”播植于沙土地
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左后旗甘旗卡镇地势西高东低,地形地貌以沙丘、半沙丘为主,除小部分平原外,大部分是连绵起伏的沙地和沙丘。就是这么一片“沙漠地带”,却在短短一年时间里,建起一座科技水平全国顶尖的现代化企业。“看着这里150亩的沙土地一点点改变,如今的厂区成就,就像我们凌庄子一样,靠着实干,改变了命运。”来自天津市西青区凌庄子村的赵博隆在此前从未到过这里,一年前他被凌奥集团派驻鑫邦硼业作为集团代表帮助完成当地厂区建设。
“内蒙古鑫邦硼铁项目”是通辽市及科尔沁左翼后旗两级政府的重点项目。该项目由天津市西青区凌庄子股份经济合作社、天津凌奥集团和天津博海天邦置业发展有限公司联合成立的内蒙古鑫邦硼业有限公司投资。这次异地投资,是天津凌奥集团创新发展模式的一次大胆尝试,也是“凌庄子精神”的延续。
西青区的凌庄子村集体经济资产超过亿元。在天津,“凌庄子”三个字已经成了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工作的名片。“在奔向共同富裕的路上,凌庄子的村民,一个都不能掉队。”这是凌庄子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党委书记、凌奥集团董事长赵光勋曾许下并早已兑现的诺言。顶着“共同富裕”“人均百万”“全国文明村”等“标签”的凌庄子村,靠的是强大的集体经济做后盾。凌庄子村,在赵光勋的带领下,已经完成了以“创意产业园”盘活集体经济和以“股改”稳定集体经济两个阶段。在这样的背景下,凌庄子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积极为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探索新的发展路径。“‘敢为天下先’和‘为民谋幸福’,就是凌庄子精神的内核。”赵光勋感言。
对外发展,股权激励。2023年3月,凌庄子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党委召开了领导班子会议,让凌庄子村3238名村民兼合作社股民,都可以参与到投资中来。同年6月17日,经凌庄子村全体党员、成员代表大会表决同意关于凌奥集团对外投资硼铁及非晶带材项目的议题,项目一经公布,三天内吸纳了31名村经济组织成员以个人自有资金方式认购入股。
凌庄子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党委副书记、凌奥集团副董事长赵万霞说:“这是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成立以来迈出对异地投资的第一步,拓宽村集体与村民增收致富渠道,激发村民参与发展集体经济的内生动力。新方式为一部分由集体投资,一部分由个人投资。我们共同经营,共担风险。”
此次项目开工,凌奥集团邀请了20名村民股东同行考察。村民赵玉燕说:“作为老一代凌庄子村民,在‘凌庄子精神’的鼓舞下,我们挺过了曾经的艰难岁月,过上了幸福生活。而今,我们又迈向了一个新的阶段,当招股书出来之后,我第一时间就决定了入股,只因为两个字——‘信任’!”80后村民刘新考察完项目后,信心十足,“项目的上下游产业会越来越丰富,我相信会越走越远。”“小字辈”赵宝磊则说:“同时作为一个年轻人,有信心走好对外发展的道路。”
以“科左后旗速度”沙土上“开花”
“真是没想到,我们在一个工作日就拿到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三个证啊,为科左后旗营商环境点赞!”在科左后旗政务服务局的工作人员耐心细致的指导下,鑫邦硼业运营总监、总工程师王同军在一日之内获得了项目用地规划许可证、工程规划许可证、施工许可证。
“我们从企业的角度出发,通过流程再造、靠前服务、智能审批、集成服务等方式,实现审批更高效、服务更贴心,最大程度方便企业来办证。”科左后旗党委副书记、旗长郭天宝说。
科左后旗由传统的互为前置转变为现在的并联审批,企业签订土地出让合同后,一次性缴清土地出让金和相关税费,各项审批要件手续齐全的,1个工作日内获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由原来的90多天压缩到只需土地挂牌法定时间约40天,大大提升了时间效率;聚焦项目审批代办帮办“随时随地都能办、利企便民暖心办、线上线下融合办”的工作目标,通过“一站式”联合服务,被动转主动,实现集约办理、精准指导,形成“横向合作、纵向联动、重点代办、全域帮办、高效运行”的代办帮办服务体系,提升“店小二”金牌服务影响力,促进企业项目尽快落地产生效益。
科左后旗旗委常委、副旗长佟国彪说,“2024年,科左后旗将持续推行‘项目管家’‘企业秘书’和帮办代办服务机制,以建设通辽南部发展新高地为目标,充分发挥绿电和区位优势,吸引一批电价依赖度高、绿电敏感度高、负荷柔性度高、产业耦合度高的产业集群落户后旗。”
在开工仪式上,郭天宝说:“这个项目从商谈签约到送电开工仅仅用了一年,体现了我们的‘科左后旗速度’,现在,项目一期投产预计产值可达7亿元,二期以后还要扩大规模,后续还有新项目,未来可期。项目现已招工100人,增加了本地就业。未来,我们会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更好地为企业服务,尽地把绿电直供、增量配电网建成投运,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效益。借助项目的开工投产,带动地方发展。”
作者:吉宝刚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林单丹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06045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2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