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望奎县:定制农业 定出富路

2024-04-25 14:36 来源:中国农网 编辑:暴佳然

4月19日,黑龙江省望奎县通江镇坤二村于安屯。村民顾中文正在自家的小园子里种黏玉米。顾中文家的园子有一亩七分多,一条条平整的垄,散发着泥土的馨香。

与此同时,在通江镇政府一个会议室内,一场农企对接定制农业现场签约仪式正在进行。

“下面进行第三项日程:各村与对口企业进行签约。请硕天食品有限公司与坤二村签订小菜园黏玉米种植收购协议。”通江镇党委书记韩勇主持这场签约仪式。

“请黑龙江省颐禾伟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与坤南村签订3200亩高油大豆示范园区协议。”

一家家企业走上两张办公桌临时搭就的签约台。

白头村签订3000亩鲜食玉米示范园区协议、白二村签订3000亩寒地稻花香示范园区协议、红头村签订600亩黄豆角绿色示范园区协议……

那边,各村与对口企业签约仪式还在进行着。这边顾中文的黏玉米已经种了一半。他知道他这黏玉米都是和县里的公司签了订单,成熟了,就有公司过来收。

除了种黏玉米,老顾还种了毛葱、大蒜,全部都是订单种植。

通江镇人大主席包宇丽介绍,在推进乡村产业振兴工作中,通江镇大力发展乡村特色产业,积极引导全镇农户发展庭院经济。各个小园因“院”制宜、自主发展,实施“小菜园、小牧园”增收行动,搞定制农业,市场需要什么,就种什么,带动农民收入实现持续增长。

“根据各个村的不同情况,我们打造了定制农业示范园区模式、创新‘前种后养’的庭院经济模式、培育庭院经济特色种植屯模式。”韩勇介绍。

在定制农业示范园区模式方面,通江镇打造8个庭院经济示范村,筹建了3200亩高油大豆、3000亩黏玉米、3000亩寒地稻花香、600亩黄豆角等定制农业示范园区。养殖肉黄牛16000头,年出栏生猪20万头,饲养大鹅5万只,促进了农业、畜牧业规模化、标准化和产业化经营。“前种后养”的庭院经济模式方面,通江镇实施“小菜园、小牧园”增收计划行动,打造“通江黏玉米、通江毛葱、大蒜、通江散养鹅”等绿色农产品品牌。通江镇脱贫户和监测户共有734户1742人,目前全镇动员发展庭院经济526户。其中发展“前种后养”套养模式的329户,占脱贫户和监测户72%,签订黏玉米和蔬菜定制订单423亩,大鹅定制订单10400只。庭院经济特色种植屯模式方面,坤二村于安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探索形成了一条“户户有产业、家家有增收”的庭院经济致富新路子。全屯共有88户,其中67户发展绿特色庭院经济,房前屋后共有小菜园土地面积150亩左右。农户在春季重点以黏玉米、毛葱、大蒜和油豆角等为主种植特色经济作物;在夏季7月中旬种植第二茬作物,重点以白菜、芥菜为主。全屯庭院经济年总收入预计达到52万元,平均每户收入7784元。

企业下订单,农户跟着干。

正如顾中文所说:“别看我这园子小,收入可不少。一年下来能收入一万多。”

包宇丽算了一笔经济账:一分儿小园种植400株黏玉米,4分儿小园能种植1600株黏玉米,每株售价按0.8元算,销售收入1280元左右。同时还能获得600元庭院经济奖励,发展小菜园实际收入1880元。养殖20只大鹅,一只大鹅卖120元,销售2400元,还能获得庭院经济奖励600元,扣除600元饲养成本,发展小牧园利润2400元;如发展“前种后养”套养模式庭院经济,户增收4280元,预计全镇脱贫人口定制农业庭院经济总收入177.8万元,户均净增收3380元。

“我们与通江镇14个村330户脱贫户签订了10400只大鹅收购订单,我们负责保底收购,养殖户只赚不赔。”黑龙江省众鑫达畜牧业有限公司邾立付总经理说。

签约仪式结束,顾中文还在小园里忙碌,阳光下,禾苗随风摇曳,飘逸的叶子发出绿油油的光芒。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刘伟林 岳海兴

———— 分享至 ————
深度报道
推荐视频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 by farmer.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