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水果、蔬菜都是用高科技种植出来的,不但在各大商超畅销,还通过采摘带动了乡村游,每年销售额达到500万元。”日前,走进位于河北省邯郸市邯山区文庄村的铄果椿家庭农场,樱桃、草莓、小番茄、黄杏等稀特果蔬已挂满枝头,飘来阵阵果香,一拨拨市民游客们手持果篮穿梭于草莓大棚、番茄大棚里,体验采摘果蔬的乐趣。
该家庭农场主郑文江喜滋滋地介绍,他们引进的均是科技含量高的稀特品种,全部采用最新生态技术栽培,全程标准化种植,种植中全部施用生物有机菌肥,没有任何化学成分,最大程度地保证了果蔬的质量和口感。目前,已经发展种植200余亩,有珍稀水果和蔬菜40余个品种。
“这种‘美早’樱桃是我们农场的‘镇场之宝’,是用高科技培育种植出来的,到4月20日前后全部成熟。它比普通樱桃糖分高3—4倍,色泽好、果个大,这40亩樱桃亩产量2000斤,按市场价每斤20元计算,一个采摘季仅此项就能收入160万元。”郑文江一边指着大棚里的樱桃一边说:“说它稀特,是因为这些品种的果蔬对温度、光照、水质、土壤等要求极高。就拿樱桃大棚的温度来说,各个时间段的要求都不一样。在开花期,温度必须保持在18℃—20℃,否则就会伤害花蕊,我们就用‘人工控温+机器控温’来保证大棚温度。”
在这些水果和蔬菜大棚里,每隔3米就有一台紫外线补光灯,每个大棚分别配有一台自动卷膜机和一台保温卷帘机,用于大棚升温和降温。此外,灌溉中全部使用放置两天后的软水浇灌,防止根部灼烧和病虫害,以培育出口感更好、品质更优的原汁原味的绿色产品。
据了解,近年来该区致力于打造绿色高效农业,指导各家庭农场以科技提高竞争力,通过组织专家实地指导、组织农户参加农展会、发展采摘游和研学游等,扶持引导家庭农场引进新技术、推行新模式、推广新成果,大力发展珍稀特色种植和绿色种植,促进农业种植提质增效,带动农户增收。目前,全区共建起具有“科技范儿”的高标准家庭农场43家,获评省级示范家庭农场4家、市级示范家庭农场16家,涵盖特色水果、蔬菜、大田作物等。其中,增源家庭农场发展的优质小麦繁育带动农户发展高效种植600亩,亩均增收500余元,共增加收入30万元,铄果椿家庭农场带动30余户农户从事稀特果蔬种植,平均每户增收4.5万元。
作者:韩艳萍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李杰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 by farmer.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