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农业中关村”技术成果对接交流专场活动在京举办。本次活动由北京首科集团有限公司、北京畜牧兽医学会、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环境研究所主办,是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唯一一场农业专场活动,旨在推动“农业中关村”的技术成果与市场有效对接,进一步发挥中关村在农业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中的引领作用。
饲料粮安全事关粮食安全大局,要想实现我国蛋白饲料的自主可控,必须依靠科技创新支撑豆粕减量替代。活动中,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国家饲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谯仕彦提出,要实施农林生物质高效生物合成转化饲用蛋白质关键核心技术,构建高效饲用微生物工厂,推动饲用蛋白的生物合成。农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科研创新,也离不开人才支撑。在北京市密云区黑山寺村,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的师生们以科技小院为载体,发展循环农业,推进农文旅融合,使当地既保住“绿水青山”,又拥有“金山银山”。中国农业大学有机循环研究院(苏州)院长李季分享了团队在城乡有机废弃物处理利用技术创新方面的经验,北京市农业农村局一级巡视员马荣才就如何进一步加强农业科技管理创新展开了深入分析。此外,本次活动还发布了一系列科技成果,展现了产业发展的最新成效。
据了解,2020年7月,北京市首次提出打造“农业中关村”,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农业科技创新中心。经过近4年发展,“农业中关村”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果,从智能农机、无人机播种到互联网技术、大数据分析,中关村的企业和科研机构不断推出一系列创新的产品和解决方案,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赵艺璇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 by farmer.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