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政策宣传进村入户、服务群众零距离、产业发展作示范、实事监督件件落地……今年以来,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刘集镇人大创新引入“人大代表+网格化”工作机制, 组织辖区内18名区人大代表、84名镇人大代表按照“就近、便利”的原则,分别进入全镇63个网格,做到“代表人人进网格、网格个个有代表”。人大代表们通过网格化服务,积极发现安全隐患和不稳定因素,及时调解矛盾纠纷。今年以来,刘集镇区、镇两级人大代表参与调解各类矛盾纠纷23件,调解成功18件,有力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丁场村是刘集镇传统的蔬菜种植基地,近年来,该村采取“人大代表+基地+农户”的模式,种植大棚有机蔬菜420亩。铜山区人大代表、刘集镇丁场村支部书记刘远飞在村委会打造了人大代表之家,并以此为平台积极组织村民开展果蔬种植技术培训,经过系统培训和实际操作,当地100多名村民熟练掌握了果蔬种植技术。在刘远飞的示范带动下,当地50多户村民通过种植果蔬实现了增收致富。
刘集镇人大代表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积极投身乡村振兴一线,采取党支部领办的发展模式,积极创办合作社,带头发展产业,带领群众创业,探索创建“人大代表+基地+农户”的模式,形成一人带一群,一群带一片的“头雁效应”。人大代表积极融入现代农业、乡村旅游等乡村发展新业态,创业发展、带民致富。刘集镇人大代表创办领办企业、家庭农场、合作社20多家,带动全镇3000多名村民人均年增收3万多元,成为助推乡村振兴的重要人才支撑,释放乡村振兴强大“发展能量”。
民生实事项目事关百姓民生福祉,今年以来,刘集镇人大细化2024年民生实事项目实施情况监督方案,制定了《关于组织镇人大代表对2024年民生实事项目实施情况开展监督工作的方案》,成立了5个人大代表民生实事项目监督小组,将人代会上票决产生的道路提档升级工程,路灯安装工程,户厕改造工程,河道、煤炭塌陷地综合整治工程等2024年政府6件民生实事项目,划分6个人大代表小组监督,工作责任明确化,采用日常监督和专题监督相结合的形式,实行网格化全程监督,实时掌握民生实事项目的推进情况,确保民生实事项目落地见效。
得益于人大代表和群众的全程参与和监督,刘集镇2024年6件民生实事项目正按时间进度高质量推进。这些民生实事项目受到当地群众普遍认可,营造了政府、党员干部和群众勠力同心、创业干事的良好氛围,形成了“党委领导、人大决定、政府实施、代表监督、群众参与”的良好工作格局。
作者:薛海军 孙小东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 by farmer.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