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蓝的大海是风景,也是“良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是一个有着14亿多人口的大国,解决好吃饭问题、保障粮食安全,要树立大食物观,既向陆地要食物,也向海洋要食物,耕海牧渔,建设海上牧场、“蓝色粮仓”。
海上矗立起“超大城堡”实现零碳作业和智慧养殖,实验室里扇贝可以“一站式体检”,海参拥有大型“种子银行”,大黄鱼住进“精装房”……
6月8日“世界海洋日”前夕,记者在沿海省份调研了解到,各地加快发展海洋渔业,大型海洋牧场建设由近海挺进深远海,渔业种质“芯片”从无到有、从有到优,更多优质、安全的水产品被端上百姓的餐桌……辽阔海洋正在变成更加丰盈的“蓝色粮仓”。
现代海洋牧场长啥样?
这是在广东珠海万山海域拍摄的中国首台半潜式波浪能养殖旅游平台“澎湖号”(2023年4月25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邓华 摄
从广东珠海桂山岛出发,乘坐20分钟快艇,一座白色“堡垒”映入眼帘,风起浪涌却巍然不动。这是我国首座半潜式波浪能养殖旅游平台“澎湖号”,平台之下是硕大幽深的网箱,鱼群在其间穿梭游动。
“抗风浪”是养殖走向深远海的最大难题,传统材质的网箱结构简单,很难扛住台风等自然灾害的侵袭。
“澎湖号”1.5万立方米的深水网箱由钢结构与渔网合围形成,更为结实耐损。“半潜式”结构设计可实现快速上浮,工作时则沉在水中,大大减少风浪的影响。
“澎湖号”还配套厨房、洗手间、居住室,可供20余名养殖工人居住。养殖系统配备了自动投饵、鱼群监控、水质监测等现代化渔业生产设备。
主持研发“澎湖号”的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副研究员王振鹏说:“‘澎湖号’搭载了波浪能和太阳能发电设备及储能装置,可做到电力的自给自足。”
这是在广东珠海万山海域拍摄的中国首台半潜式波浪能养殖旅游平台“澎湖号”(2023年4月25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邓华 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大力发展深海养殖装备和智慧渔业,推动海洋渔业向信息化、智能化、现代化转型升级。
多年来,我国逐步探索深水网箱装备国产化研制推广应用,不断提升养殖装备总体水平。
以“澎湖号”为先锋,一批深远海养殖装备不断升级。在江苏盐城,“陶湾一号”智能网箱平台包围水体6万立方米,最多可养殖50万至60万尾深海鱼。在山东日照,重1500吨的“深蓝1号”实现了我国在温暖海域养殖鲑鳟冷水鱼类的世界性突破。今年4月,智能养殖平台“恒燚一号”在广东湛江下水,拥有6个独立的1万立方米养殖水体,可实现渔业捕捞与休闲渔旅相结合。
【记者观察】建设迈向深远海的海洋牧场,是传统渔业向现代渔业转型升级的关键一招。近年来,我国出台首个海洋牧场建设的国家标准,将“优化近海绿色养殖布局,建设海洋牧场”纳入“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全国已建成海洋牧场300多个。如今,一个个功能强,规模大的深远海牧场成功下水,代表着我国“耕海牧鱼”技术迭代更新,成为我国海洋渔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依托。
海洋良种如何培育?
2024年5月21日,工作人员在辽宁省海水养殖引育种中心种质资源鉴定评价室给扇贝做体检。新华社记者 潘昱龙 摄
在位于大连金普新区的辽宁省海洋水产科学研究院引育种中心,数排筒状保种池里,养殖着扇贝、海参、海螺等良种。技术人员从水里捞起一筐比手掌还大的扇贝,随即登上二楼做种质资源鉴定评价。
给扇贝做“体检”,一共分为几步?只见十几只扇贝先是一字排开,被激光设备在外壳上打上编号;然后“坐”上传送带,到拍照式设备下测量尺寸。活扇贝离水后不张口,怎么检测里面的扇贝肉柱有多大?鉴定评价室内还有透视设备,隔着外壳就能“察看”……
经过10余个“体检”步骤,最优的扇贝被筛选出来,作为繁殖下一代的亲本。
“我们院从20世纪80年代起引进海外虾夷扇贝品种,经过一代代的驯化与选育,从无到有培育出我国的品种。”辽宁省农科院海洋水产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赵亮说。
2024年5月21日,工人在大连棒棰岛海产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整理海参产品。新华社记者 潘昱龙 摄
引育一个良种有多难?一只虾夷扇贝的繁殖生活需要2至3年时间,而培育一个新品种,则要历经四代以上的性状稳定,一个培育研究周期就是10年左右。赵亮说,一开始大家没有经验,不得不常年守着一个个养殖基地,反复研究实践。经过科研人员多年的努力,培育出的虾夷扇贝新品种解决了个头小、死亡率高等问题,品质也更加稳定。
一手培育优良品种,一手要保护好种质资源、良种基地。
从大连金普新区城子村岸边乘船,沿着城山头向东行驶十几分钟,眼前出现一座名叫“蛋坨子”的小岛。正是在这片静谧海域, “海碰子”(捕捞人员)每年都会捞取一批肥满硕大的海参良种。
早在2002年,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将蛋坨子岛周边海域划定为刺参原种场保护区。这片由辽宁海科院联合大连棒棰岛海产股份有限公司负责管理的海域,禁止投喂饵料和药品,禁止生产性捕捞。在这里生长的刺参已由20多年前的25万头,自然繁育到100多万头。
“有了这片纯天然的‘种子银行’,海参的种质研究、种苗培育才有了源头。”辽宁海科院院长周遵春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种业是现代农业、渔业发展的基础,要把这项工作做精做好。
多年来,我国水产种业创新攻关取得突破:硇洲族大黄鱼在广东成功实现了苗种的规模化培育;我国自主培育的12个南美白对虾新品种,目前市场占有率达到35%……有了种苗保障,我国许多海水养殖品种从无到有,海洋渔业不断发展壮大。
【记者观察】我国是世界第一水产养殖大国,握紧海洋种苗选育,就相当于握住了海水养殖业的“芯片”。近年来,我国水产种业在种质资源保护、品种选育、良种繁育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截至2023年10月,通过国家审定的水产新品种达283个。一个个新品种的培育,更多养殖技术的创新突破,为海洋渔业增产、端牢中国饭碗持续增添信心和底气。
从海洋到餐桌,如何让百姓放心?
福建宁德海域的新型大黄鱼养殖渔排(无人机照片,2023年7月17日王志凌摄)。
太阳隐入山海,福建宁德市霞浦县七星海域迎来一天中最热闹的时刻。鳞次栉比的新型塑胶渔排上,捕鱼人合力拉起渔网,成千上万的大黄鱼挤挨着、跳腾着,水花四溅。24小时内,这些新鲜的大黄鱼将被分装,送至全国各地。
大黄鱼是我国养殖产量最高的海水鱼类,全国八成左右的大黄鱼产自宁德。然而,6年前这里还是另一番景象:养殖方式粗放、无序,海漂垃圾随处可见。
回忆起当年,在霞浦县养殖大黄鱼10余年的董祖不禁感慨:“那时候海面脏乱差,大黄鱼病害增多,不仅产量下降,质量也大打折扣。”
转折起于2018年。宁德市全面打响“清海”之战,全力推进海上养殖综合整治,将海域划分为禁养区、限养区、养殖区,治理海漂垃圾污染。
董祖也将自家的泡沫浮球升级为新型环保材料,让大黄鱼住进了“精装房”,养殖深度从原来的4米加深至8米。“环境好了,养出的大黄鱼品质更好。”董祖说,大黄鱼存活率比改造前提升约20%,年收益提高约30%。
一条大黄鱼,如何“游”上百姓餐桌?
宁德市综合防控鱼病与安全用药,探索“渔医院”模式,县乡村分别建有“渔医院”和服务站点,里面显微镜、解剖刀、干燥机、常用鱼药等一应俱全。养殖户在鱼类发生病害时可前来问诊咨询,鱼医生还会定期开展海上巡诊。
上岸的大黄鱼,经过常见禁用药物与限用渔药快速检测后,进入各个加工企业。在宁德市三都港海洋食品有限公司水产加工车间,完成抽检的大黄鱼经过人工挑刺、拔刺、除净鱼鳍等处理,最终被打上QS认证等“身份证”,消费者扫二维码便可追溯其加工、养殖地等信息。
一条鱼“游”出一个富民大产业。如今,宁德已成为我国规模最大的大黄鱼人工养殖、加工、贸易、出口基地。“宁德大黄鱼”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全产业链产值超两百亿元。
【记者观察】中国是世界最大的水产品生产国,也是世界最大的水产品出口国,为世界水产品供给作出了重要贡献。守好海上粮仓的全流程食品安全,离不开生产端、市场端的两手发力:不断改善海洋养殖环境,科学配比饵料、严控药物投放,并做好上市产品的检测和溯源……坚持高质量,树立高标准,把好从海洋到餐桌的每一道防线,才能让百姓餐桌更丰富、吃得更健康。
作者:金风 王炳坤 武江民 张博群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06045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2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