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三生制药有限责任公司是国内最早从事生物药研发和生产的药企之一,具有丰富的生物药研发和生产经验,在CDMO领域,尤其是后端商业化领域竞争优势明显。目前,公司CDMO业务由北方药谷德生生物、上海晟国医药,广东三生制药和意大利Sirton制药等子公司共同构成。
其中,德生生物首期7.6万升产能已于2023年开始验证并投入使用。公司CDMO业务拥有超过50项内外部IND项目经验,从DNA到IND的平均用时仅15个月,IND申报失败率为0。
始建于1993年年沈阳三生制药如今已成为集研发、生产和销售为一体的生物制药企业,建有沈阳、上海、深圳、浙江、意大利科莫海内外生产基地。公司现已有40余种药物成功上市,其中特比澳®和益比奥®国内市场占有率均为第一。特比澳®为全球唯一的重组促血小板生成素,目前市场占有率超过60%。公司2016-2023连续八年入围工信部认定的中国医药工业百强企业,现排名46位;连续八年入围中国医药研发产品线最佳工业企业,并跻身中国医药研发20强。
沈阳三生的发展秘诀在哪里?记者跟随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到三生一探究竟,公司的相关领导认为得益于六大创新:
——研发创新。公司高度重视自主研发,专注于治疗肾科、肿瘤科、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及代谢治疗领域疾病的新药开发。目前三生制药在研品种28个,近一半属国家1类新药。沈阳三生“十三五”期间获得国家及省市科技项目十余项,其中国家级7项,省级1项。现拥有1个国家级和4个省级平台。公司在不断开发新靶点、新制剂的高潜力新药,探索尚未有有效治疗方案的疾病领域,努力提高患者的药物可及性。
——出海创新。公司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用高标准的药物生产质量保证体系,助力产品出海。除了进一步拓展现有药物向巴西、埃及、巴基斯坦等“一带一路”国家出口之外,三生制药与瑞典SOBI公司就治疗痛风的一类新药“聚乙二醇化重组假丝酵母尿酸氧化酶”进行了向美国出口的合作。目前这个项目进展顺利,整个2024年春节期间全公司都在如火如荼的准备迎接FDA审计,预计在今年年末或者明年年初,在通过FDA审计后实现药物向美国等高端市场的出口。
——商业模式创新。北方药谷德生生物成立于2018年,是三生制药旗下综合型的CDMO(合同开发与生产)服务提供商,聚焦在“抗体、重组蛋白、多肽、生物原材料”等领域,提供药物开发、中试、临床样品到商业化规模的原液和制剂生产、分析检测、上市申报等端到端的一站式服务,致力于提供开放、一体化的技术服务平台。与其他CDMO厂商不同的是,德生生物允许客户在新药开发的任意阶段进行合作,为客户提供定制化的服务,同时,三生制药利用30年的制药经验沉淀,为客户的项目提供更好的咨询,帮助客户“少走弯路”,提高申报的成功率。
——产业创新。德生生物全程参与了万升级生物反应器的国产化设计、制造及生物反应器工艺自控平台搭建全过程,推动了生物药大型装备的国产化水平。利用这些超大规模的生物反应器,一次性可以生产出7.2万升的药物原液。目前,德生生物已经完成I期工程建设,2024年将继续进行德生生物II期工程建设,分ABC三阶段建设,其中A阶段为生物制剂研发生产二期工程及生物制药原辅材料制备车间建设,预计2025年竣工。II期整体建成之后,将进一步健全生物制药产业链生产要素的配置,提高产业配套率,带动相关行业的整体发展。
——管理创新。德生生物以智能制造与医药工业融合为发展路径,在医药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基础上,通过国内全新的整厂服务器虚拟化的设计思路,建成远程化、无人化、高水平的数字化智能制造工厂,也是名副其实的“黑灯工厂”。数字化的另一个优势是带来了信息的“透明化”。从原材料进厂到成品出库,每个环节的数据都会被准确记录在云端,为未来的生产监控、产品追溯、设备和工艺优化提供有力保障,不仅增强了客户对企业服务能力的信任,也提升了整个产业链的协同效率。目前,德生生物已获评省级智能工厂、省级数字化车间。
——生态创新。德生生物不仅是一家CDMO企业,它实际是三生制药在沈阳的重大投资项目——北方药谷德生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园的一部分,而整个德生产业园是一个全生态生物医药园区,占地总面积达500亩。项目结合了中德园的区位、人才、政策优势和公司的产业优势,以及东北地区在资源、技术、资金等各方面的优势,旨在发展以现代生物药产业化为龙头,集生物制药、精准治疗、生物制药原材料、生物技术药物孵化器和高端生物工程装备为一体的产业集群形式的五大基地,成为整个北方乃至全国的生物医药产业重镇。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于险峰 张仁军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 by farmer.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