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中国低GI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河北省秦皇岛市举行。会议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中国保健协会健康科学技术应用推广工作委员会主办,汇集国内农产品加工及营养健康等领域的专家,探讨了健康中国战略和大食物观背景下低GI食品产业的发展方向,旨在促进产业链拓展及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间的协作发展,打造产业知识分享、创新信息交流的高端平台。
“GI”即血糖生成指数(Glycemic Index),是衡量某种食物引起餐后血糖升高的速度与能力的指标。该指标将葡萄糖的GI值设为100,GI值低于55的食品被认为是低GI食品,这类食品在人体肠胃中的停留时间长、吸收率较低、葡萄糖释放缓慢,血糖因此缓升缓降,且峰值较低,有利于餐后血糖控制。常见的低GI食品包括绿叶蔬菜,绿豆、红豆等豆类,以及大麦、黑麦、黑米等部分杂粮粗粮。
研讨会上,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所长王凤忠围绕“我国低GI食品产业现状与发展路径”作了专题报告。他指出,我国患有糖尿病等慢性病的人数庞大,膳食干预需求旺盛,而同时我国也在经历从“被动接受公共营养指导”到“主动进行膳食健康管理”的观念转变,这为低GI食品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市场机遇。
“找到好的原料,做出好的产品。”王凤忠说道,在发展低GI食品产业时,要积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培育优质低GI原料品种,构建不同原料品种的GI品质数据库,研发新型加工技术、解析食物组分相互作用机制来调控GI值。同时,也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明确产品定位与目标人群,探索产品类型与功能的多元化,做到低GI与传统饮食相结合,兼具健康与风味。
会上,中国农科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与青龙满族自治县双合盛生态农产品有限公司联合成立了“营养健康杂粮主食联合研发中心”。据悉,该公司主攻健康杂粮主食,是国内首个获得“低GI食品”认证的速冻食品企业,已推出“在旗”系列“高粱红豆馒头”“黄米馒头”等多种低GI食品。
作者:中国农网·农民日报记者 刘趁 见习记者 黄中距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