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我们的生活一定会越来越红火,更好的日子还在后头呢!”6月21日,在湖南省邵阳市城步苗族自治县茅坪镇金兴村,一场座谈交流活动正在进行,村民唐孝宽的发言信心满满。
据悉,近年来,城步苗族自治县坚持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头号工程来抓,在组织上积极引领,在开发上统筹指导,在政策上大力支持,拿出了硬招实招,投入了真金白银,因地制宜,创新探索“六个一批”工作模式,不断拓宽发展路径,推动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银行金融服务扶持一批。坚守服务“三农”定位,鼓励银行开发适合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金融产品,如乡村振兴共享贷等;依托省市县三级“三农”金融事业部的服务模式,配备专人负责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充分发挥市县两级“三农”金融服务管理委员会和乡村振兴领导小组的作用,全面摸清村级集体经济产业发展贷款需求,切实做到“能贷尽贷”“应贷尽贷”。今年以来,建设银行乡村振兴共享贷已授信近5亿元的贷款,根据各村不同的发展情况,每个村授信100—500万元。丹口镇仙鹅村等15个村共从金融机构贷款5000余万元投入到村级集体经济产业项目中。
创办实体抱团发展一批。鼓励村集体以可支配的资源、资产、资金等要素为依托,广泛吸收村民入股,根据产业发展规律,领办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鼓励和支持地域相邻、资源相近、产业相似的行政村跨地域联动发展产业,支持多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共同出资组建经济联合体,抱团发展集体经济。推行多元化抱团发展模式,以新型主体为主导,按照“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推进利益共享联结;鼓励典型带动,按照“带头人+企业+农户”模式,以市场经济带动发展机制,推动村集体经济可持续发展;坚持党建引领,按照“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模式,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鼓励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把党员群众组织起来,推动群众致富、集体增收。兰蓉乡水源村探索“党组织+社会资本”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模式,由村党支部领办村集体经济合作社,跨村域流转150亩土地打造苗香梨基地,同时引进合作企业协作发展,所有资产归村集体所有,村集体收益靠产品销售,投产后村集体收益每年预计30万元以上。
开发利用资源增收一批。鼓励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依法合理开发利用集体土地、森林、山岭、荒地、滩涂、水流水域等资源,建设农(林)产品种养基地,发展现代高效生态农业、特色林业和林下经济。发挥南山国家公园创建优势,加大护林造林政策扶持力度,按照15—50元/亩标准将生态公益林补贴资金直接拨付到村集体账户,让生态保护助力集体经济增收。汀坪乡古田村利用村级集体经济产业发展资金,盘活260亩荒山,开垦种植油茶林,现油茶林已经进入生产期,每年能为该村集体经济增收5万余元。依托特色农产品、地理标志、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区域优势注册商标,通过出让商标使用权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白毛坪镇卡田村开发非遗文化古傩祭祀“庆鼓堂”,为村级集体经济增收近5万元。
依托现有资产盘活一批。充分利用村级集体闲置办公用房、学校、旧厂房等资产,通过租赁经营、托管经营等方式,实现集体资产保值增值。鼓励有条件的村通过购买或共建商铺、厂房仓库、广告设施等物业,获得稳定收入。儒林镇八角亭社区出租商铺和闲置土地,2021年为集体经济增收8万元。对地理位置偏远、资源匮乏、就地发展困难的村,探索通过行政划拨、政府购买等方式异地置业增加集体收入,或利用扶持资金与经济强村共建物业项目、共享收益。
开展劳务建筑服务壮大一批。由县属国企金九公司成立劳务建筑服务总公司,在全县13个乡镇(场)均成立劳务建筑服务分公司,实行劳务总承包的方式组织村集体或合作社承接劳务输出、建筑施工、道路养护、绿化管护、家政服务、企业后勤、基础设施建设等业务,在发挥国企社会责任的同时,吸纳农民转移就业增加群众收入,项目产生的纯收益按6%-10%的比例归村集体经济收入。
投资保底分红帮扶一批。鼓励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社会经营性组织等经济主体在农村投资办厂,采取投资保底分红(保底分红期限为3—5年,每年分红比例为8%—12%,到期收回成本后,可以继续采取入股投资保底分红的方式或采取同股同利、风险同担的方式实施)、土地入股等方式,帮助村集体经济增收。今年,城步从全县31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精挑细选了10家作为重点投资分红企业。金紫乡太坪村利用湖南羴牧牧业有限公司奶山羊标准化生产基地项目在该村实施的优势,将项目扶持资金入股湖南羴牧牧业有限公司,村级集体经济每年增收12万元。
作者:冯世民 阳望春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 by farmer.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