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暑假,西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师生深入田间地头,在实验农场合川基地开展“田间课堂”思政系列活动,师生们通过认昆虫、识病害、采标本以及作物病虫害防控等实践学习,巩固专业知识,了解农业生产实际和农村现实状况。
眼下,西南大学实验农场合川基地的50余亩柑橘示范园开始挂果,西南大学校长、国家现代农业(柑橘)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王进军教授7月4日当天走进田间地头,和2022级植物保护专业本科生们一起对农场及周边的水稻、玉米、高粱以及蔬菜的病虫害进行调查,系统介绍田间害虫的种类和特点,特别是给同学们详细讲解柑橘全爪螨的田间发生动态和防控措施。
同时,他还为学生讲授主题为“学好农科专业知识,赋能新质生产力”的思政大课,表示要聚焦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目标,围绕国家紧缺农业人才需求,完善和更新农业教育课程体系,整合农业大数据、智慧农业等专业核心课程,多层次多路径融入植物保护、生物学、生态学、计算机等跨学科前沿知识,利用人工智能等技术构建应用场景,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和交叉学科素养的高素质农业创新人才。
西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每年暑假的“田间课堂”至今已走过23个年头,师生们通过共上“田间课堂”,为全面培育植保人才、建好植物保护专业打下基础,引导学生全面关注三农问题、思考如何加快新质生产力建设,继续发扬优良传统,勇于战胜自我,克服困难,勤于实践,学好专业,服务三农,报效祖国。
据悉,学院接下来还将走进潼南柠檬小院、云南昌宁、四川会理科技小院,持续开展田间课堂100余次,服务地方群众500多人次,让新技术、新模式、新理念植入农田,为丰收保驾护航。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邓俐 实习生 邓佳星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 by farmer.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