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安徽省农业信贷融资担保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徽农担”)、徽商银行在宣城市绩溪县联合举行“徽农振兴贷 徽农保e贷”上线发布暨“民宿担”项目授信仪式。安徽省财政厅、省农业农村厅、省文化和旅游厅、安徽农担、宣城市政府和绩溪县政府相关负责人参加仪式。
安徽农担党委书记、董事长方习利表示,安徽农担深耕江淮大地,业务规模稳健发展,创新推出农业产业链生态担保和“党建引领·码上办”业务模式,创设了一批“种粮担”“民宿担”等具有地域农业特色的担保产品,形成了接地气、可复制、多样化的产品体系,引领金融活水润江淮“三农”沃土。此次与徽行综合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手段开发全线上“徽农振兴贷保e贷”产品,是双方利用前沿金融科技,立足区域,进行系统直联直通的一次重大创新,在全省首次实现了个人和法人银担业务线上互联互通,是银担合作互信化、生产作业错位化、办贷手续减量化、信息交互智能化的有益探索,有效提高了“三农”主体贷款可得率、便利度,对我省农村金融领域创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依托“徽农振兴贷保e贷”,针对大黄山旅游基地建设,开发了“民宿担”特色化产品,得到了省委金融办、省财政厅、省农业农村厅和省文旅厅的大力支持,并及时进行了文件转发。这次选择8家民宿代表进行首批担保授信262万元,这是金融助力大黄山区域农文旅融合发展的具体实践。
方习利称,乡村振兴需要金融持续赋能,未来将围绕三个方面。一是赋能千亿斤江淮粮仓。省农担将坚决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找准“徽农振兴贷保e贷”与农担“种粮担”产品连接点,践行大食物观,助力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促进粮食安全保障能力新提升。二是赋能农文旅融合。大黄山地区资源禀赋优越,文旅资源优渥,省农担将推深做实“民宿担”业务,主动对接省文旅厅及地方文旅局,建立经营户名单,激活民宿产业发展潜力,促进农文旅深度融合,实现生态资源价值化。三是赋能乡村产业发展。将充分发挥农业信贷担保的信用枢纽作用,持续丰富担保产品体系,因地制宜做好“土特产”文章,促进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特别是近期,皖南地区连降暴雨,部分地区受灾严重,农担将始终坚持金融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主动对接,摸清受灾主体情况,了解资金需求,进一步提高担保贷款精准性。
孔庆龙在致辞中表示,徽商银行坚持全面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引导金融“活水”流向农村和小微实体企业,努力为广大居民和实体企业提供优质服务。此次“徽农振兴贷”“徽农保e贷”产品上线,标志着徽商银行与安徽农担在金融服务乡村振兴领域合作迈出了坚实一步,展现了金融机构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助力地方经济发展的决心和能力。徽商银行将进一步提升服务全省乡村产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更好地助力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壮大,持续促进农业增效、农村发展、农民增收,为加快建设彰显徽风皖韵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注入新动能。
此次发布的“徽农振兴贷”“徽农保e贷”产品,主要面向安徽省内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采取徽商银行提供资金支持、安徽农担提供担保的标准化担保融资业务新模式。客户可通过徽商银行手机银行、徽银个贷小程序等渠道,办理贷款申请、合同签订、担保费缴纳、借款还款等业务,极大地提高了“三农”主体贷款的可得率、便利度。产品授信额度可达300万元,授信期限可达3年,支持灵活多样的还款方式。
发布现场,安徽省财政厅、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分别介绍了财政协同金融支农、农文旅融合相关政策。徽商银行和安徽农担共同为宣城地区8家民宿客户代表进行了授信仪式。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杨丹丹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 by farmer.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