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浙江杭州市富阳区新登镇的潘堰村,美丽湘溪自北而南缓缓流经,白墙黛瓦的民居错落有致。在老旧建筑改造过程中,当地既尽量保留传统元素,又满足现代生活所需。今后,像这样的村庄将加速成为普遍现象。
日前,浙江在富阳区召开深化新时代“千万工程”推进和美乡村三大行动现场会,提出将全面实施农房改造、管线序化、村道提升三大行动,以最鲜明的态度、最有力的举措、最迅速的行动,推动“千万工程”再出发再深化再提升。
据了解,在农房改造上,浙江将推进自住房微改精提、古民居修缮保护、危旧房拆改整治、闲置房改造盘活“四房共改”,尤其重视改后利用环节。比如,实施光伏建筑一体化改造,打造“一米菜园”等特色庭院,并通过自营、出租、入股、合作、委托经营等方式,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现代“新农人”、强村公司、国有平台、社会企业等参与闲置农房盘活利用,发展符合乡村特点的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新产业与新业态。
针对村庄里的空中“蜘蛛网”乱象,浙江提出了清废杆、清废线、多杆合一、多箱合一“两清两合”整治八法,将开展管线整治,及时清理废弃杆线,规范入户缆线架设和新建杆线,做好弱电管线的合杆合箱整治,以及推动架空线规整,并建立属地与企业协作配合、相关企业共建共管的常态化管理机制。
在村道提升行动中,浙江则聚焦村内道路全面硬化、沿线彩化、节点亮化、配套优化“四化提标”,畅通入户路网,提升道路风貌,健全配套服务和管护机制,实现村内户户畅通微循环,因地制宜建设乡村绿道、景区村庄游步道和沿路彩色生态景观,同时逐步形成“有标准、有制度、有经费、有村民参与”的村内道路养护管理模式。
根据计划,到今年年底,浙江将完成各类农房改造10万栋、实现行政村管线序化1000个,推动行政村村道提升2000个;到2027年,全省有望完成各类农房改造50万栋,实现行政村管线序化2000个、推动行政村村道提升10000个。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朱海洋 见习记者 方堃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 by farmer.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