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三农头条 详情

农民日报客户端

微信扫一扫: 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世界屋脊开启“土特产”提味之旅

  • 来源:农民日报
  • 编辑:杨晰然
  • 作者:李庆海 余瑶等
  • 2024-08-05 10:25:36

盛夏时节,青藏高原进入雨季。冰川雪水欢腾而下,氤氲雾气萦绕河谷,松茸顶着露珠破土而出,牛羊低头啃食悠闲漫步,一片片油菜花与青稞田交织相映,绘成一幅流光溢彩的风景画。

青藏高原雨季的河谷地带风景。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李庆海 余瑶 摄

3年前,也是在这样的季节,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考察,亲自为西藏发展把脉定向,强调要“发展特色产业”,“走出一条符合西藏实际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殷切嘱托,催人奋进。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2021年11月,西藏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提出“优化一产、壮大二产、提升三产”,着力创建高原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塑造西藏高质量发展优势,农牧业是基础,也是重点。数据显示,西藏九成以上国土面积仍是农牧区,农牧业发展质量直接关系群众增收、乡村振兴、社会稳定。而久以“地球第三极”闻名,西藏生态系统又极为敏感脆弱,这就注定了必须走特色、绿色的路子,打响高原土特产品牌。

世界屋脊之上,一场“土特产”提味之旅由此开启。

土生土长,纯正“好味”

西藏,被誉为世界上“最后一片净土”。这里海拔高、日照强、无污染,空气透明,天蓝水清。巍峨的雪山,翠绿的湖泊,河谷两岸开阔平坦,是天然的沃土。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孕育了众多品质极佳的特色产品。

西藏的资源很丰富,很独特。相比内陆,高原地区发展特色产业,气候、地理等各方面条件并不占优势,但辩证地看,优势往往就藏在“差异”里,最大的潜力就源自脚下这方纯净的水土。

山南市乃东区昌珠镇地处雅砻河谷地带,水源充沛、气候温和、光照充足,正是高原作物理想的“家”。西藏第一块农田萨日索当在这里诞生,先民驯化作物、定居耕作,孕育出辉煌灿烂的高原农耕文明。如今,这块良田及周边土地上青稞翠绿,仿佛千百年来不曾改变。

西藏第一块农田萨日索当,又种上青稞。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李庆海 余瑶 摄

事实上,改变一直在发生。依托青稞种植的传统优势,附近克麦社区的农民纷纷加入专业合作社,从事良种繁育。山南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米玛次仁介绍,社区良种繁育基地大力推广“藏青3000”“山青9号”等青稞良种,精选出来的一级包衣种子每斤可以卖到3.5元,一年仅售种的集体收入就达300多万元。

一方水土育一地产业。西藏坚持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大力建设“两江四河”河谷经济带,高标准打造一批特色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和产业带,青稞、牦牛等传统“土”产业纷纷“上新”,蓄势劲发。

无论挖掘什么资源,必须在生态安全的前提下进行,这是绝对的底线。但保护与发展并非对立,如果视野足够开阔,就会发现,土特产的“打开方式”不止一种,高原“好味”可以是舌尖美味,也可以是无形韵味。

背倚雪山、面朝碧湖,林芝市错高村是一座百年古村落,完整地保留了工布藏族传统村落建筑特色和民俗文化,吸引了大批游客慕名而来。错高村因势利导,在古村旁新建新村,组织村民销售藏装、藏饰、藏食,跳起非遗“错高梗舞”。

错高村一角。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李庆海 余瑶 摄

“以前守着这么好的风景、文化却不知道怎么用。”错高村驻村工作队队长丁增朗杰感慨。既卖产品,也卖风景、卖文化,2023年错高村人均收入2.9万元。

有什么样的水土,就播什么样的种子;有什么样的资源,就发展什么样的产业。“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一旦参透其中之道,蓝天碧水净土就是生产力,民俗文化也可做大文章。“西藏自然和文化特色资源量多、面广、质优,这是我们打响高原土特产品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最大优势,也是最大底气。”西藏自治区副主席次仁平措说。

错高梗舞。中国西藏网 供

特殊“配方”,提质增味

雨后初霁,57岁的朗县洞嘎镇诺村村民琼京走进自家辣椒地。已经挂果的“小牛角”长势喜人,摘下一看,表面呈现黑紫色,那是富含花青素的证明。在朗县,像她这样的辣椒种植户有近6000人,“小牛角”成为带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大产业。

然而,这个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朗县农业农村局局长洛桑次成回忆,尽管辣椒在当地有近百年的种植历史,以前老百姓只在房前屋后种一点儿,自产自食,不成气候。2018年起,朗县将辣椒作为脱贫产业重点扶持,推动种植面积迅速增长。但好景不长,受疫情、市场需求等多方面因素影响,2020年又一度面临滞销。

“回过头复盘,我们分析以前主要是销售鲜椒,一丰产就集中上市,销路没打开,而且品牌知名度低,导致市场竞争力不强。”朗县县委书记刘正伟直言。

幸运的是,农业农村部定点帮扶,组织专家团队围绕朗县辣椒产业链,在品种优化、标准化种植、加工品牌等方面全方位开展科技帮扶。经过三年的系统选育,朗县“小牛角”辣椒,绿中带黑紫色,或者全黑,维生素C和花青素含量远高于其他辣椒,形成了性状稳定更具特色的地方品种。特别是今年初,朗县发布首个区域公用品牌“朗香缘”,为“小牛角”再注一剂“强心针”。

“小牛角”辣椒富含花青素,表面呈黑紫色。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李庆海 余瑶 摄

朗县辣椒的成长“困惑”,正是西藏特色产业发展的共性难题。这里不缺有辨识度的“代表作”,青稞酒、牦牛肉、酥油茶、藏红花,哪一样不是耳熟能详?但受制于良种不足、品牌不响、销路不畅,“藏字号”很难走出高原。

差距就是空间,后发也能赶上。西藏瞄准特色化、差异化,在调整品种结构、提升品质效益、构建品牌形象上找突破口,力争形成自己的比较优势。

肥而不腻、香鲜细嫩,每一口都带着高原奔跑的矫健。作为特有的放养型地方猪种,工布江达藏猪以独特口味备受青睐。但由于缺乏对藏猪种质资源的认识和保护,纯种藏猪的分布范围曾一度缩小,饲养数量急剧下降。

种质资源不存,产业根基不稳。意识到这一点,工布江达县建设藏猪产业园,加大原种保护,推行生态养殖,扩大藏猪种群数量。如今,依托“工布江达藏猪”国家地理标志,当地打造藏猪自主品牌,制定产品质量标准和产品分级标准,引领产业稳步转型。

工布江达藏猪。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李庆海 余瑶 摄

一个产业能够站稳脚跟,必然有专属的“独门绝技”。不同于藏猪的土生土长,桑日县花费数年时间,从全国各地60多个葡萄品种里,筛选出6个适宜品种,让外来葡萄在3600多米的海拔安了家。在雪域高原,品种选育难度超乎寻常,并不是所有的作物可以在这里“安家落户”。毕竟,西藏低温、缺氧、强日照,大部分作物从这片严苛的土地上退场。

为何花如此大力气将葡萄搬上高原?只因看准了高原葡萄颜值高、品质优,不仅鲜果果味浓,酿出的葡萄酒更是口感独特,接近国际高端葡萄酒的风味。事实上,市场已经通过价格给出了热烈回应:桑日镇塔木村帕竹酒庄酿造的冰酒,一支售价近700元。

每个产业都“有样儿”,又都不一样:“人无我有”的藏猪凭品种取胜,“人有我优”的葡萄靠品质争先,“人优我精”的辣椒通过擦亮品牌增效。如果说藏猪、辣椒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是适应市场变化不得不作出的改变,引进推广葡萄酒等新型产业,则意味着西藏主动吹响了向新领域、新赛道进军的号角。

西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厅长张海波介绍,目前全区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农产品地理标志和名特优新农产品达357个,藏味优品一步步走向区外市场,香飘全国。

延链融链,多汁多味

踏访高原,步步欣喜。一个突出感受是,高原特色产业正由单一向多元、分散向集中、单品向全链条转变。的确,在市场大潮里游泳,单靠初级产品难以抵抗风浪,必须有链式思维、集群优势、融合业态保驾护航。

2023年6月,《西藏自治区产业链链长制工作方案》印发,将农畜产品及食品加工产业链作为八大产业链之一重点打造,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兴业态,意欲跨过“小而美”向“大而强”跃升。

青稞,是高原最主要的粮食。于藏族人民而言,青稞是粮食,是文化,是传承。在现代科技加持下,青稞不只做糌粑、酿酒,也做成面条、饼干等传统产品,还可以开发酸奶、麦片、代餐粉等80多种产品。目前,西藏拥有50多家青稞精深加工企业,总产值超10亿元。

“链”上做文章,龙头企业打头阵。在西藏宏农藏鸡产业园里,一枚枚鸡蛋躺在传输带上,经过分级、装盘、包装,发往全区各地。很难想象,四五年前,西藏85%的鲜蛋还依赖内地调运。如今,产业园日产鲜蛋70万枚,能满足全区60%的需求。待二期项目完工,西藏人民可以实现“鸡蛋自由”。

农业产业链条长且宽,涉及种养、加工、流通、销售众多环节。单个企业就如同散落的珍珠,即使力气再大,完全靠自己的力量整合土地、劳动力、资金等要素,支撑起完整的产业链,还是颇具难度。唯有“串珠成链”,才能释放更强大的集成效应和规模效益。

西藏深谙此道。这些年下大力气创建了青稞、牦牛、设施蔬菜、藏羊、藏鸡、绒山羊6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加强集群区域内产加销联动。还打造了10个高原特色农牧业基地、9个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攥指成拳汇聚产业合力。

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三产融合乃必然之路。当数字经济的风吹到遥远的雪域高原,一根网线、一部手机就将西藏与世界紧密连接在一起。

藏东林海,“药洲”米林,这里的藏药出山不再依靠口耳相传。在红太阳科技示范家庭农场,藏族姑娘索珍驾轻就熟打开手机直播带货,从培育一袋菌包到长出一朵白肉灵芝、产出一罐灵芝粉,整个环节被镜头记录下来,不仅让消费者眼见为实,也为灵芝添加“卖点”。农场每个月的线上销售额达15万元。

索珍向网友展示林下灵芝生长情况。

红太阳科技示范家庭农场种植的大棚灵芝。

把“原汁原味”的土特产包装为链条更完整、业态更丰富的“多汁多味”土特产,乡村产业得以振兴,最终受益的是广大农牧民。山南市颇章乡布仁村村民白马央金养殖藏鸡,仅卖藏鸡蛋年增收两三万元;米林市米林镇邦仲村搬迁安置点的农民,在家门口川贝母产业园务工,也有了一份稳定的收入。

米林镇川贝母产业园一景。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李庆海 余瑶 摄

几年的探索实践,西藏已经摸索出一点心得:由产品抓产业、用产业抓链条、以链条抓体系。看似水到渠成,实际上是发展思路的转换跃升。2023年,西藏农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突破75亿元,增长25%以上,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9924元。高原土特产这篇大文章,越做越有嚼头,越来越有看头。

从味觉高地向品牌高地、产业高地攀登,西藏决心坚定、步伐稳健。沿着这条路子走下去,我们有理由相信,高质量发展的雪域画卷必将越绘越精彩,幸福的日子必将像盛开的格桑花一样灿烂!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李庆海 余瑶 李鹏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06045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2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