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召开的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以河南省洛阳市农林科学院“洛楸”系列品种选育及技术创新为主要内容的“楸树和闽楠等乡土珍贵树种育种体系创新与应用”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据了解,楸树育种一直是洛阳市农林科学院的优势学科。该院楸树科技创新团队,围绕珍贵树种楸树育种研究,历经40年持续攻关,在楸树种质资源收集保存、核心育种亲本数量、良种选育和远缘杂交等方面走在全国前列。
该院建立了种质资源最丰富的楸树种质资源库,包括楸树、滇楸、灰楸、黄心梓木、藏楸、金丝楸、梓树、黄金树和楸梓杂的种、变种和变型;楸树核心育种亲本数量居全国首位,骨干亲本材料丰富,核心育种资源达100余份。楸树良种选育国内领先,包括“洛楸1号”“洛楸2号”等速生、强抗的楸树良种系列,“云朵楸”“朝霞楸”楸树等园林观赏品种,共计13个楸树良种,其中国审品种6个;首创楸树远缘杂交育种体系。首次实现了属间紫葳科远缘杂交,培育出一种速生抗冻耐水湿的紫葳科楸树属新种质。
据介绍,该获奖成果解析了楸树高质量基因组与群体遗传变异规律,创新提出了育种策略与程序,开启了乡土珍贵树种系统遗传改良;阐明了楸树重要育种性状形成的分子机制,攻克了远缘杂交等关键技术;突破了楸树高效繁育、早期速生、异龄混交、林农间作等关键技术,创建了乡土珍贵树种楸树育种及资源高效培育新体系。该成果已推广应用到河南、浙江、四川等12省份,产生了显著的经济与生态效益,为我国林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良种与技术支撑。
“我们将持续弘扬科学家精神,紧紧围绕洛阳市5大特色优势产业链强化科技创新,用更多的‘洛字号’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为现代化洛阳产业发展贡献更大科技力量!”针对下一步的发展,该院领导表示,将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科技强国战略目标,争当勇担时代使命、勇攀科技高峰的排头兵。
作者:曹文昱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陈显萍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 by farmer.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