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地方 详情

山东兖州:以身边“微改革”带动乡村治理大变化

  • 来源:中国农网
  • 编辑:暴佳然
  • 作者:吕兵兵
  • 2024-08-15 17:16:35

近年来,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以改革创新制度建设为突破口,紧盯“离群众最近的地方”进行改革探索,实施“微改革”行动,以精准点穴的“小切口”,带动乡村治理“大变化”,汇聚起现代化建设“新动能”。

“微整合”,平安乡村有靠山

今年七月下旬,超强台风‘格美’已入境山东,气象台及时发布暴雨蓝色预警。兖州区从党政机关、到社区村庄迅速行动起来,投入到防汛救灾工作中。“我们改变过去以村为基本单位的应急救援机制,坚持运用统筹思维,整合社会优势资源形成新的战斗力,每个镇(街道)成立了五支队伍,每支队伍30余人,按照平时分工负责、大项任务面前统筹调配、应急应战行动统一指挥的办法,进行统一编组、联合使用,常态化参加警戒巡逻、防汛抢险等基层治理任务。”兖州区应急管理部门负责同志表示。

为发挥集中统一优势,形成乡村治理的综合效能,兖州区以镇(街道)为基本单位,整合镇人民武装部、应急安全保障中心、退役军人服务站、消防队、执法中队“五支力量” ,通过阵地共用、资源共享、功能共融“三联建”,实现基层治理能力持续提升。各镇(街道)依托为民服务中心,建立了综合办公场所,共建共用值班室、会议室等8个功能室,配套会商研判、仓储等功能区域,提高了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水平。绘制应急要素“一张图”,整合标注物资集中储备点、村企消防站及应急机械器材、人员力量,推动“五支队伍”信息互联,切实做到人员有后备、物资有储备、应急有准备。坚持组织指挥统筹部署,完善调度指挥、应急响应机制,有效发挥“五支力量”在各自领域情况明、地域熟、业务精的优势,为应急处突提供了信息支撑和辅助保障。

“微服务”,和谐乡村有温度

“新婚不久的小两口因为一句话就闹别扭,还嚷嚷着离婚,这事咱得上上心,遇事还得讲究‘和为贵’,家庭不和睦社会如何和谐。”面对上门求助,自述“闯了祸”的新郎小王,颜店镇“颜店一家亲”“五老”工作室里几位“热心人”议论着、思考着,随即分头行动,有找娘家明理的,有去婆家说和的,当然,他们也没忘了把当事人小王“训”了一顿:就不该在媳妇面前口无摭拦乱显摆,有了错就得上门赔礼道歉把媳妇接回家。一番“内外”努力,小两口甜蜜如初。

这种“化干戈为玉帛”的场景,成为兖州344个村庄创新推行“强、听、解、聚”四字工作法,切实做好基层矛盾化解“大文章”的一个个缩影。该区围绕“上下联动‘强’根基”,高标准打造“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依托村级“和为贵”调解室、834个网格、312个村(社区)文明实践站等联动化解矛盾。颜店镇坚持“靠前一步‘听’民声”,严格落实“1+6+N”工作机制、镇村干部大走访等制度,做到责任“前压”、工作“前置”、服务“前移”。围绕“用心用情‘解’心结”持续发力,将多部门协同、多力量融合、多方位巡查贯穿始终,构建“联排—联调—联办”工作机制,打造一批“调解专家”队伍。坚持“多元共治‘聚’合力”,通过以自治增动力、以德治促和谐、以智治助共享、以法治扬正气,积极营造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良好氛围。

“微改造”, 文明乡村提质效

“走,去老年活动中心‘杀’上几盘!”颜家村村民颜世昶招呼上几个“棋友”,兴致勃勃地往“战场”走。这里原来是村内一家农户的老房子,由于户主常年在城里居住,一直闲置下来。而颜家村公共服务场所面积有限,村内举办文体活动缺少一个合适的场所,面对这一情况,颜家村“两委”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综合考察房屋构造、位置并积极与户主协商改造事宜,邀请志愿者手绘文化墙,让闲置资源的“微改造”换来乡风文明的“大提升”。

为破解闲置资产利用率不高、群众收入来源不广等问题,兖州区坚持问题导向,创新“闲置资源+”模式,按照“协商议事、尊重农户、统筹规划、集约用地、因地制宜”原则,对荒芜庭院、废旧坑塘等闲置土地进行开发利用,发动各村能人、达人参与村庄共建,让“方寸闲地”变为“文明阵地”和“增收宝地”。颜店史家村盘活利用现有闲置资源,建成200余平方米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设有乡村记忆馆、老年活动中心等多个功能室,让群众愿意来、经常来,实现了闲置资源共享优化和群众幸福感满意度持续提升的良性循环。

兖州区把文明实践融入文化“两创”,用好“千万工程”活教材,打造了“后备箱集市”“公益大家”“共享村庄”等文明实践品牌。同时串珠成链、连线成片,打造了具有示范性、引领性、带动性的“禹见端信 醉美泗河”“麦香田园 ‘孟’里记‘驿’”“九州古城 文韵兖州”“和圣故里 宜业新城”等文明实践展示带,形成“一镇一品牌、一村一特色”乡村治理新亮点和文明实践新标杆。

涓涓细流,可以汇聚江河湖海;点点微改,亦能积聚强大动能。一项项“微改革”,催生了一个个新变化,促进了发展提质、治理提效,擦亮了民生的“幸福底色”。

作者:束婧冉 王洪玮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