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傍水绿意浓,微风轻拂碧波浪。初秋,走进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弥勒市卫泸乡卫泸村委会秧母塘村,雨后的天空、绿意盎然的田地,人们正在田间忙碌着。
雨后的空气较为清凉,沿路走去,徐云龙正在打理玉米地。今年48岁的徐云龙是秧母塘村村小组长,谈到村里这些年的发展,他很是感慨。
徐云龙在查看玉米长势。陈一珲 摄
“以前,遇到干旱的时候,我们需要去到很远的地方拉水灌溉,而每到下雨时,走着田间的小路,身上要沾一身泥,挺不方便的。”徐云龙说。
秧母塘村地处山区,地形多为坡地。早些年,这里农业基础设施薄弱,产业结构单一,耕地瘠薄分散,道路狭窄泥泞,收成好坏都凭降水情况,人们取水用水不便,加之产品销路较少,村里的日子过得紧巴巴,不少年轻人外出务工。
为了改善村中的生产条件,近年来,弥勒市烟草部门投入资金288.9万元助力当地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区建设了水池,铺设了输水管网,修建沟渠和机耕路及开展土地平整等,共惠及耕地3892.23亩,有效解决了全村的生产难题。
依托当地的农业资源,秧母塘村将流转土地纳入统一规划布局,构建烤烟与大豆、红薯套种,烤烟与万寿菊轮作的多元种植格局,引进绿色植保等农业技术,一体推进农机农艺融合,在推动当地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提升农产品品质和附加值。
“红薯、万寿菊等作物的采摘收购、分拣装箱环节会吸纳当地村民前来务工,利用农闲时间增加收入,每天能有130元,还吸引外出人员返乡,实现家门口就业。”当地种植型合作社负责人龚绍永介绍说。
秧母塘村种植的万寿菊。陈一珲 摄
近些年,秧母塘村通过电商平台、直播带货、旅游门店等方式拓宽了销售路径,农产品陆续销往省内外各地,帮助当地村民鼓起了“钱袋子”。
去年,得益于当地种植销售水平的提升和生产销售条件的持续改善,全村126户村民种植的红薯、大豆、万寿菊、烤烟等作物,年底一算账,平均每户年收入可达10万余元。
“现在条件好多了,家里盖了新房子,买了小汽车和大货车。”徐云龙笑着说。如今,秧母塘村在发展多元种植业的基础上,整合当地民族、文化特色资源,发展休闲农家乐,开展民族舞、赏花、拔野菜、拾菌子等多形式的乡村旅游体验,吸引外地的游客前来游玩,形成了一处具有特色的打卡点。
“接下来,我们将在现有基础上开展油菜花种植,打造旅游赏花景区,引领周边产业发展,进一步带动当地村民增收致富。”徐云龙说。
作者:陈一珲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06045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2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