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笔者走进山东省邹城市中心店镇大元村乡村振兴草莓示范园,看到种植户姜福爱正在高端温室大棚里和家人忙着采摘成熟的黄瓜。“我今年种了5个大棚,通过镇里指导和企业合作,利用暑期空闲大棚种植黄瓜新品种,成熟后企业统一来收购。我这棚比较大,一个棚产量能达到两万五千斤,收益可观。”姜福爱说。
近年来,邹城市中心店镇不断优化产业模式,探索发展果蔬产业,培育特色农业。该镇作为草莓种植大镇,今年夏天当草莓大棚采摘季告一段落,引导村民巧用大棚空闲期,种植黄瓜、西瓜、圣女果等特色果蔬,让闲置大棚二次增收,为特色农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邹城市中心店镇拥有众多草莓种植大棚,如何利用夏日大棚“闲置”期让百姓增收,需要重点谋划。“我们根据现有条件,积极优化农业发展模式,探索出‘基层党组织引领+龙头企业投资+合作社监督+种植户入股’的模式,让村民种植周期短、成本低、产量高的黄瓜、西瓜、圣女果等特色果蔬,由企业统一提供种苗、技术和肥料,并按照高于市场价3毛左右价格统一收购,这样既保证了农产品质量,也让种植户不愁销路,提高了积极性,实现了向现代高效农业的进一步转变。”邹城市中心店镇党委书记郭帅介绍说。
这种突破传统种植模式,盘活农闲期大棚资源,种植特色果蔬的做法,成功把“夏闲”变成了“夏忙”。据初步估算,该镇种植户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全棚或部分大棚种植不同果蔬,在不影响全年种植计划的情况下,实现增收3000多万元,户均增收4.5万元。
近年来,邹城市坚持以“工业思维”抓农业,通过政策扶持、示范带动、技术跟踪服务等措施,着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品牌化,食用菌、草莓、土豆、桃、樱桃等传统优势产业蓬勃发展,品牌建设成果丰硕,食用菌、土豆、桃苗等更是走出国门远销海外,特色农业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成为带动村民、集体增收致富的关键一环。
目前,邹城市已培育“一菌一鱼一茶叶,两莓两桃两薯”9大特色产业,拥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品牌2个、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4个、省级知名农产品企业产品品牌11个、“好品山东”品牌3个。今年上半年,该市566个行政村集体收入超过10万元的344个,超过50万元的106个,超过100万元的48个。
作者:郭常鹏 郭雯丹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 by farmer.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