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携手 共绘农业科普新蓝图

2024-08-28 17:22 来源:农民日报客户端 编辑:葛羚羚

8月28日,2024年科普教育基地“科创筑梦”联合行动“建设和美乡村”专题主场交流会在北京召开。本次会议以“齐绘科普蓝图,共建和美乡村”为主题,号召农业农村及相关领域科普教育基地、科技工作者等积极投身“三农”领域科普工作,讲好乡村振兴新时代新故事,书写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新篇章。

会议邀请了8位科普领域的专家作专题讲座,200多位“三农”领域科普工作者、各级科普教育基地代表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方式参与了此次交流活动。

2024年科普教育基地“科创筑梦”联合行动由中国科协科普部指导,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中国科协科普活动中心)主办,旨在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关于利用科普资源助推“双减”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精神,支持科普教育基地依托优质科普资源提升公民科学素质,推动形成尊重知识、崇尚创新、尊重人才、热爱科学的浓厚社会氛围,特别是引导中学生、大学生树立科技报国志向,助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其中,“建设和美乡村”专题由农业农村部科技发展中心,中国农业科技管理研究会承办。

会议指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科学普及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开创性地提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等一系列重要论断,为科普事业创新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和根本遵循。大家要深刻意识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工作,要从抓科普就是抓创新、抓创新必须抓科普的高度来认识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的关系,推动二者“两翼齐飞”。希望通过本次“建设和美乡村”专题活动,充分调动各级农业科技力量,加强组织、资源、队伍联动,激发各单位开展农业农村科普的活力,构建形成社会共同推动、部门协同联动的农业农村科普事业发展新格局。

会议表示,加强国家科普能力建设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障。进入新时代,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都对科普工作提出更高要求,要充分发挥科普在培育科学精神、培养科技创新人才、营造社会创新氛围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厚植土壤、为科技强国建设夯实根基。中国农业科技管理研究会始终以“提升农业科技管理水平,加快推进实现农业科技现代化”为办会宗旨,承办“建设和美乡村”专题活动以来,农业农村部门精心组织、细致筹备了多项活动,搭建科普交流平台,本次主场交流会的召开必将进一步推动各单位科普能力提升,助力营造热爱科学、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厚植土壤、为科技强国建设夯实根基。

会上,中国科普研究所原副所长、研究员郑念围绕《落实二十大精神 加强科普能力建设》作主旨报告,就什么是科普能力建设、如何提升科普能力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人民日报高级记者蒋建科就科普报道和撰稿经验进行了主题报告;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科普中心主任刘霞、河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果蔬贮藏加工研究室主任李瑜、科右前旗农牧业科学技术发展中心副主任安晓宇、中国蜜蜂博物馆馆长王秀红、广西壮族自治区亚热带作物研究所科普与休闲农业研究室主任刘思朝、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吴潇,结合单位特色和自身工作分享了开展“三农”科普活动经验。

“从活动预热时期至今,我们已充分发动120余家包括各类农科院、高校在内的‘三农’领域单位及各类科普教育基地,目前已有50余家单位开展了80余次活动。相信在即将到来的全国科普日活动中,‘建设和美乡村’专题参与单位还会带来更多精彩纷呈的活动,我们也会继续强化科普人才培育培养,加大优质科普资源供给,切实为各参与单位提供坚实的支撑保障。”专题活动负责人表示。

在会后的交流环节中,各单位对创制的科普作品、宣传物料进行了展示,大家围绕展台体验特色科普制品、阅读宣传物料,交流工作心得。参会代表纷纷表示,本次交流会加强了各单位的联系,解放了思想、开拓了思路,促进了科普工作质量提升,在后续的工作中将充分运用本次会议的交流成果,继续开展高质量科普活动,创制形式多样的科普作品,进一步提升农民科学素质,为农村高质量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坚实助力。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孙眉

———— 分享至 ————
深度报道
推荐视频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 by farmer.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