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行黑龙江分行:为“智慧粮库”装上“农行心”

2024-09-04 17:14 来源:中国农网 编辑:葛羚羚

9月初的黑龙江,天高云淡。

9月2日清晨,从哈尔滨出发,沿301国道向西北行驶500多公里,就进入了松嫩平原腹地。

绚烂的秋色,坐落其中的一排排高大库房,他们是国有大型粮库。坐落在齐齐哈尔市龙江县白山乡的白山国家粮食储备库就是黑龙江省诸多国有粮库中规模较大的一家。

2024年的金风乍起,已吹开这家粮库的大门。在当地农行助力下,它正以蝶变的姿态保障国家粮仓,让农民们的梦想走进现实。

给“智慧粮库”装颗“农行心”

“能马上看到钱到账,心才能真正落地。”正在收获玉米的刘继峰说出了当地农民们在售粮时的期盼。52岁的刘继峰是齐齐哈尔市龙江县七棵树镇兴隆村农民。他今年种了450亩早熟玉米,产量预测和去年差不多,在60万斤左右。按今年的行情,卖51万元上下不成问题。

“去年卖粮,冻个半死。”提及去年售粮,刘继峰仍然颇有遗憾。去年玉米收获后,他早上雇用本村的两台大货车把粮拉到白山粮库,可足足等了两天一夜,到第二天深夜才卖掉,三天后才收到粮款。他家那60多万斤粮食,就这样拖拖拉拉卖了快一个月,寒冬腊月,心都快凉透了。

“排队三里带拐弯,从头到尾查个遍,天天在家等回钱。”兴隆村党支部副书记梅林说,每年村民卖粮时都有十天半个月的罪受。

据农行齐齐哈尔分行农户部总经理汤占涛介绍,白山国家粮食储备库主要收购国家储备政策性粮和经营贸易粮。有大型储粮仓73座,仓容18万吨,有500吨的烘干塔和铁路专用线,能同时装卸20个标准车厢。

近年,该粮库一直在向“智慧粮库”转型努力。在粮库内部管理上,已实现对粮库内的温湿度、氧气浓度、粮食水分等关键参数实时监测;对粮食的储存状态和安全风险进行预测和预警;基于实时监测和预测结果,智慧粮库可以提供粮食存储的最佳条件和管理建议,帮助管理人员优化粮食储存的方案和流程。通过自动化、智能化的手段,对粮食仓储过程的远程监控和管理方面能力迅速提升。

然而,在售粮检测和结算环节,该粮库的智慧系统还没有与银行建立有效联接。直到去年,该粮库在收购时过磅、检测、扦样等环节依然是手工记录,效率很低。因卖粮农户集中,等待时间过长。加之是寒冬季节,农民吃了不少苦头儿。特别是仍然要登记农民的银行卡信息,待确认售粮的相关资质、等级、价格等信息后,再将信息交由粮库财务部门进行支付,而且节假日付款要顺延。这种操作不仅容易出现信息错误、卡片异常等问题,造成售粮款的支付延迟,给农民带来心理压力,而且农民急需售粮款偿清相关债务,不能按时支付,将打乱农民的生活计划,影响他们的信誉度。同时,也导致粮库资金利用效率低下。

今年春播时节,农行齐齐哈尔分行率先为这家粮库安上了一颗火热的“农行心”。刘继峰去年的担心将不会再发生了。

“农行心”让“智慧粮库”升温

“智慧粮库就是充分利用物联网、互联网、云计算、智能分析等技术手段,精确采集粮食存储过程中的所有信息,并整合到一个统一的信息管理平台上,实现以任务驱动为核心的粮库信息化管理模式,同时粮库信息管理平台对所有数据进行数据挖掘、综合分析,从而提高粮食存储的安全性和质量。”据白山国家粮食储备库副主任孙广军介绍,今年4月份,该粮库信息管理平台实现了与农行银企直连系统对接,并且测试顺利。

“这颗‘农行心’不仅让农民安心,也让粮库放心。”农行齐齐哈尔分行主管该项目的农户部总经理汤占涛说,这颗“农行心”就是为“智慧粮库”系统接入农行的支付结算模块,利用农行银企直连系统,对原有系统升级,既发挥原有系统的功效,不打破使用习惯,又能实现直接、实时的支付结算。不仅能够迅速提高卖粮农户资金结算速度,而且,能够迅速提高粮库财务人员的效率,减少工作量,降低财务成本。此外,当地种粮大户基本都是农行的长期信贷服务客户,他们的基础信息库可以和粮库的检测系统有效对接,可以最佳优化先期检测流程,排队等待时间将大大缩减。

齐齐哈尔市,达斡尔语为“天然牧场”之意,是黑龙江省第二大城市,地处松嫩平原腹地,是国际公认的黄金奶源带和玉米黄金种植带,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现有耕地3644万亩,去年粮食总产达239亿斤,总产、增量均排名全省第一。

近年来,农行齐齐哈尔分行持续加大服务“三农”数字化转型力度,不断助力当地农民享受“云”端生活。截至今年7月末,该行涉农贷款余额达45.3亿元。今年,农户贷款发放额12.9亿元,100%实现惠农E贷模式发放,惠及种粮大户6500户,基本涵盖了全市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作为服务乡村振兴领军银行,农行的信息建档工作十分完善,这为‘智慧粮库’的升级奠定了基础。‘智慧粮库’的升级就是农行科技与农业科技的高效融合。”据农行齐齐哈尔分行行长李强介绍,今年秋收前,该行持续加大惠农服务力度,农户线上电子档案已提前补充完善完毕。农民在售粮时,身份证阅读器会自动核验身份,个人信息、种植、贷款等基础信息可随时调用。每一批粮食售后,结算系统会自动识别收购结算单,系统会在线复核,自动打款。

据了解,2024年,农行黑龙江分行立足“三农”主力行职责和定位,始终把强化县域农村金融服务摆在首位,倾力做好“农”字头文章,积极打造服务乡村振兴领军银行。为提升乡村振兴金融服务效能,持续推动《中国农业银行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意见》落地,深入挖掘乡村数字化服务需求。不断强化数字乡村场景建设扩面上量,“三资”平台、“e推客”平台、“党建+信用村”等云场景推广迅速。上半年,该行农户贷款创历史新高,年增量超过61亿元。其中,惠农网贷余额,系统排名首位。特别是乡村振兴项目库项目对接率达100%。全省新增各类惠农云场景1730个,增长率1006%。

作者:蓝怀忠 汤占涛

———— 分享至 ————
深度报道
推荐视频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 by farmer.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