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客户端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在江南水乡的温柔怀抱中,镶嵌着一颗璀璨的明珠——蒋巷村,它静卧于江苏省常熟市东南一隅,沙家浜的潺潺流水见证了这里从荒芜到繁荣的华丽蜕变。
75年前,这里是贫困落后的代名词,村集体账户几乎为零。今天,它的村集体收入近3000万元,人均年收入达6.5万元。
75年前,这里是“久旱田块无人种,久雨水淹烂泥塘”,靠天吃饭。如今,这里“田成方、路成行、渠成网”,旱涝保收。
75年前,这里的老人茫然无措、养儿防老。现在,这里集体管老,托起最美“夕阳红”。
75年前,这里的村民面朝黄土背朝天,大都不识字。而今,这里人人手捧书本闻书香,传递出精神共富的力量。
近日,记者来到这片美丽的田野,走街串巷、访民问计,探寻蒋巷村如何凭借持之以恒、克难攻坚的韧劲,走出一条“农业起家、工业发家、生态美家、旅游旺家、文化兴家”的独特路径,将乡村振兴的宏伟蓝图织成绚丽多彩的美好现实。
治穷求变天地宽
在村史馆门口,记者见到了80岁高龄、原蒋巷村党委书记、现任村第一书记的常德盛。他目光如炬、声音洪亮、走路有劲,说起村里的发展变化,思路清晰。
20世纪60年代,“以粮为纲”是时代的主旋律。
过去的蒋巷村,地势高低不平,河道终年不疏浚,完全失去抗排能力。即使遇到好年景,高圩田块的麦子亩产也只有百来斤收成,遇上水荒年,“油菜六亩一山簸,稻麦种子收不回”。
不甘于现状的蒋巷人开始尝试“换地”。1966年,那时还是年轻小伙儿、蒋巷大队“当家人”的常德盛,带领全村喊出“穷不会生根,富不是天生”“天不能改,地一定要换”的铮铮誓言。
蒋巷村底子薄,注定要干得更艰辛、更漫长……
老一辈蒋巷人当年饿着肚子,一天干十几个小时,光着脚、淋着雨,冬天寒风刺骨,夏天烈日炎炎。
“谁能想到,咱们蒋巷村能有今天?”村史馆前,几位老人围坐一起,聊着过去。“以前是靠天吃饭,一年到头辛辛苦苦,也填不饱肚子。”村民蒋阿毛说着,眼中闪过一丝苦涩。
平坟堆、倒杂树、挖深沟、搬宅基,是蒋巷村农田基本建设的第一战役。
通过两年的艰苦奋战,效果十分明显,蒋巷村过去“小雨白茫茫,大雨成汪洋”的现象基本消除。
再后来,各家各户分头耕种,劳动力难以组织,有不少地方水利逐渐失管、田地淤积严重、稻麦产量下降。蒋巷村又一次拉开了大搞农田建设的架势,继续平整土地、填河填浜、筑路建渠、建设规格田。
如今的蒋巷村有道必有渠,有道必有林,处处路见方正,田如棋块,河道弯直有序,活渠相接,是完全的标准化设计。
与此同时,蒋巷人认识到,把薄田变成高产田需要在几千年的农耕方法上做文章。他们一直在思考:怎样在有限的土地里种出更多更好的粮食?
通过摸索实践,他们发现:播种前不单独进行土壤耕作,而是在茬地上直接播种,比传统的等到稻熟收割后再翻地深耕播种出的麦子生长期多了十几天。这种免耕法最大的优点就是“赶早”。
靠农业起家的蒋巷人,一直没有放弃在农业上的探索。
进入新世纪,蒋巷人继续探索农业绿色发展的新路径。从2015年开始,以生物多样性理念改良土壤,蒋巷人开启了发展生态农业的实践之路。
每天,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向大地、轻拂稻田,闲不下来的常德盛便开始了他的“巡田”之旅。他弯下腰,捧起黑亮肥沃的泥土,向记者自豪地介绍,这是坚持低碳工程、全面实施生态化种植的结果。
稻田里,鱼蟹游弋、黄鳝穿梭,与水稻和谐共生;鹅群自由漫步田间,既除虫又施肥;猪粪经过无害化处理后成为稻田的优质肥料。这种独特的生态农业模式不负生态不负地,蒋巷人的腰包也鼓起来了。
蒋巷人坚守以农为本,填饱肚子后,又把致富的目光投向工业。
强村富民展新颜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的广阔天地展开,大批农民逐渐从土地上转移出来,从事二三产业,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已经解决了吃饭问题的蒋巷人,也动起了致富心思。1983年,村里建起第一个村办企业——镇南塑料厂。
然而,工厂办起来后,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顺利。由于缺乏经验和市场销路,塑料厂很快陷入了困境。
“那时候,我们真是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常德盛的妻子俞秀英回忆起那段艰难岁月,“一个上海的‘能人’骗了村里200多万元,不少受害人上门来讨债,白天在村里闹,晚上就到我家闹。”
面对困境,蒋巷人没有选择逃避,而是选择迎难而上。主动找到15家“原告”单位,和他们讲清楚村里的现状,并表示一定想办法尽早还清债务。
经过深入市场调研,蒋巷村调整了生产方向,锁定了填补江苏省空白的新型建材产品——彩钢复合板。
这一次,在村领导班子带领下,蒋巷人以特有的坚韧和执着,打开了市场的大门。
“我们常书记那时候真是拼了,每天凌晨就出发,就为了赶在客户上班前洽谈。”村民邹雪军提起那段经历,满是敬佩。
蒋巷人凭借着“一诺千金”,逐步在风云变幻的建材市场中找到了属于他们的位置。
随着彩钢复合板的成功,蒋巷村的工业逐渐壮大,产品也从单一的彩钢板衍生出多个系列。企业也由开始时的一家逐渐发展扩大为年产值超10亿元的常盛集团。
1992年,当年实现销售收入1336万元;
2002年,常盛集团的销售额达到5亿元;
2004年,营业销售额突破10亿元……
然而,在经济发展的同时,环保问题也悄然浮现。蒋巷村投资500万元办了个化工厂,投产两个月,就赚回100多万元。可是,工厂排放的废气让人寝食难安,废水毒死鱼虾,禾苗枯萎。
最终蒋巷人决定:赔上400万元关厂!从那以后,村里和污染企业再也没沾过边。
“关停化工厂那会儿,村里人其实心里都挺纠结的。但大家都意识到,环境是村子的根,绝对不能干断子绝孙的事儿!”原村委会主任徐惠平坦言,“当初的决定很明智。现在我们的村子环境好,空气清新,都是那时打下的基础。”
依靠工业,蒋巷村腾飞起来了!
2004年,800余人的小村子,一年向国家缴税达5000余万元,而村民收入则已超过2万元。截至2024年,蒋巷村集体净资产超3.6亿元。
蒋巷村成为了苏州地区的富裕村,成为了全国闻名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典型。
村民的“米袋子”“钱袋子”双双鼓起来后,蒋巷人没有就此满足,他们开始思考:如何给子孙后代既留下物质财富,又留下碧水蓝天。
美景如画映碧田
走进蒋巷村,目之所及,宛如一幅生动的江南水乡画卷。
这些美丽的景色并非自然天成,而是蒋巷人长期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成果。从洪涝中走出来的蒋巷人,对生态环境有着深刻的理解。他们深知,只有与自然和谐共生,才能确保家园的永续繁荣。
2005年,村里建起了日处理能力300吨的生活污水处理站、常熟市第一座秸秆气化站,开始推行循环经济。
蒋巷村通过集中规划,把居住向新村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土地向能人集中。在村中心地带建设了占地600多亩的农业生态园,并在主干道两侧建了26公里生态林带。越来越多的夜莺、白鹭等鸟类前来栖息。
环境变好了,蒋巷人开始琢磨是否可以端起“生态”饭碗?
为推出“田园风光游”“休闲生态游”,蒋巷村先后投资建设了蒋巷宾馆、度假村、游客中心等旅游公共服务设施,组建了导游服务、绿化管护、环境保洁等队伍。
筑巢引凤栖,花开蝶自来。2019年,蒋巷村投资约4000万元,建成常熟第一个省级特色田园乡村。游客到这里娱乐休闲、田园观光、研学体验,实地感受现代版的“桃花源”。
“通过全面升级改造生态园内的河道、植被及基础设施,引入专业团队打造集游乐、研学、娱乐于一体的亲子乐园‘嘎嘎部落’,探索‘党建+旅游’发展新模式,‘旅游旺家’的路子越来越宽。”常德盛说。
为了让外地人更好地了解蒋巷,村里还建成了村史馆、农家民俗馆、知青馆、农民剧场等活动场地和互动体验场所。
每一位蒋巷人都知道,绿色是蒋巷可持续发展的“底色”,绿色发展是蒋巷村发展的“金钥匙”。
2021年起,蒋巷村积极贯彻“两山+双碳”理念,聚焦绿色低碳发展,以“零碳村庄”和“数字村庄”为驱动,推进“零碳数字蒋巷乡村振兴项目”建设,建设内容包含综合能源项目、数字化项目和乡村旅游项目三个部分。
随着综合能源项目的全面投用,蒋巷村光伏发电量最高可达1.05亿千瓦时,年均减少碳排放2825吨,有效优化用能结构及用能成本。改善生态环境,为乡村振兴探索出可复制可推广的绿色发展之路。
村委会停车场的棚顶、办公区屋顶,到处都铺满了光伏板。村里共架起2万平方米的光伏板,投用后1小时能发电1000千瓦时,用不完的还能卖出去。
好的生态让蒋巷人尝到了“生态饭”的甜头。
“‘生态饭’既能增加村集体收入,也能带动当地群众务工增收,还能帮助群众销售农副产品。”村党委副书记李君介绍,蒋巷村坚持走绿色循环发展之路,既要让现在的人享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好处,也要为后人留下一片绿水青山。
蒋巷村又一次实现了华丽转身。
和谐共筑新家园
生活在蒋巷村的老人是自由幸福的,他们的手心不是朝上而是朝下,不用伸手跟子女要钱,村里给的钱足够花。
10年前,65岁的村民倪同连,开始考虑自己和爱人房银娣的养老问题。“我们老两口有自己的生活习惯和爱好,还有自己的社交‘朋友圈’。在认真考虑后,我和老伴儿决定住进村里的养老公寓,而且住养老公寓还是免费的呢!”
老两口说的养老公寓,是蒋巷村早在2000年就建成的。为让村里辛苦了一辈子的老年人能有一个幸福美满的晚年,蒋巷村建造了158套三星级标准的免费老年公寓,家具、电器配套齐全,水、电、气、有线电视入户。夫妻双方年满65虚岁,就能申请免费拎包入住。
每一位生活在蒋巷村的老人不仅“兜里有钱”,还“生活有面”,甚至在晚辈需要经济支持时,他们还能伸出援助之手。
老人的“底气”从何而来?
这一切源自蒋巷村老人的三笔收入:第一笔是养老金,男性满58虚岁、女性满55虚岁,每月的养老金600~2300元不等;第二笔是村民每年能享受的股份分红,2018年起人均能拿到1万元;第三笔是岗位收入,村里为有意愿、有能力的老人提供绿化管理、保洁等岗位,每年收入大概3万到4万元。
针对需要更高层次照护的老人,2020年,蒋巷村投资近4000万元打造了蒋巷护理院。走进护理院,这里老人的身体、衣服干净清爽,闻不到一点异味,精神状态也很好。
“在这里安享晚年,自己开心,孩子们放心。”85岁的王如意热情地向记者介绍。
“养老”成“享老”的温暖图景在蒋巷村逐步变成现实。对幸福“夕阳红”的守护,离不开全村人对尊老、爱老、敬老传统美德的坚守,也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滋养。
蒋巷人不仅腰包“鼓”,而且精神“富”。在蒋巷村,“人人都是学习之人,家家都是学习之所”。
从1997年开始,蒋巷村成立“农民读书协会”,为村民免费订阅报刊,鼓励村民看书读报。现在,无论农事忙闲,阅读已成为蒋巷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桌上的一摞读书笔记引起了记者的注意,随手翻开,内容既有学习感悟,也有对村庄发展的建议。
“蒋巷是我家,发展管理靠大家。”除了精神涵养外,村规民约也是村民自治的一种重要手段。
“2008年,蒋巷村正式出台《村规民约18条》,至今该版本已经历了6次修订。”村党委书记蒋玉英介绍,有了村规民约,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在调研采访的日子里,记者深刻感受到:文明乡风浸润着每一位蒋巷人,家家户户焕发着新气象,展现着蒋巷新风貌。
在蒋巷村工作了58年、已步入耄耋之年的常德盛,眼中饱含着对蒋巷村未来发展的憧憬与期待,“希望蒋巷村不仅是蒋巷人的美好家园,也是城里人向往的乐园。”
75载披荆斩棘,75载砥砺奋进。蒋巷人用汗水和智慧在广袤田野上绘就了一幅和美乡村的幸福图景。蒋巷村的变迁,不仅是一部活生生的乡村振兴史诗,更是中国农村在时代洪流中勇立潮头、奋发图强的生动写照。
在祖国广袤的大地上,蒋巷村的故事只是一个缩影。新征程上,相信蒋巷人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坚定的信念,书写出更加璀璨辉煌的新篇章!
1968年:常德盛带领全体村民实施“治水改土”工程,历时十多年,把1700亩低洼地填高了1米
1980年:实施统一规划,推倒茅草屋、泥瓦房,开始建楼房
1983年:恢复乡村行政建制,大队改为村民委员会,建立第一个村办企业——镇南塑料厂
1993年:坚决关停污染环境的化工厂,全村95%的农民从事二产三产,农田由大户承包耕种
1999年:实施新农村规划,建成“蒋巷新村”别墅区,实现村民集中居住
2011年:蒋巷乡村旅游景区获评“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被授予“中国最有魅力休闲乡村”称号
2015年:成立中国作家协会第一个村级读书俱乐部
2023年:“蒋巷经验”入选全球减贫案例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宋文鑫 韩浈浈 裴逊琦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06045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2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