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热点 详情

在仁发村,回溯蝶变之路

  • 来源:中国农网
  • 编辑:李婧
  • 作者:王壹
  • 2024-09-18 15:16:12

凌晨五点多,雨后的村庄弥漫着湿润的空气,道路两旁的土壤也十分潮湿。青草上的露珠滴答答地垂在叶间。不远处,几家屋顶上已升起炊烟。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克山县河南乡仁发村,这个常住人口不到500人的村庄人均年龄约55岁。村民们一天的生活也从此时开始。

九月的仁发村是鲜食玉米收获的时节,田间地头热闹非凡。

9月12日,村民宫占柱在采收鲜食玉米。孙冬缇 摄

“今年每亩鲜食玉米产量2400多斤,我们是订单式种植,不愁卖!而且临时用工100多人,每人每天150元,这两天刚结束采收。”9月18日,仁发村党支部书记张德军对记者说。

记者了解到,全村共种植鲜食玉米4000亩。与往年相比,今年无论是价格、还是产量,都可以称得上是个丰收年。

如今的仁发村是2001年7月由原仁和、万发两个村合并而成。该村距河南乡政府约5公里,东与克东县蒲峪镇接壤。全村碾北公路贯穿腹地,现有土地面积近3万亩,种植作物以玉米、大豆为主,兼有小面积高粱、杂豆。同时,全村现有黄肉牛存栏1200余头,50头—100头规模3户。

走进这片黑土地,农业现代化的画卷正徐徐展开。

农业生产之变

记者查阅县志得知,1914年春天,黑龙江省在齐齐哈尔设清丈(清丈指详细地测量土地)兼招垦总局。1916年,从山东、河北、辽宁、吉林等地移来的垦荒者不断奔赴克山县。也是从那时起,随着人口的不断迁入,克山县开始有村庄形成。

1948年,克山县基本完成了土地改革,实现了“耕者有其田”。1949年,克山县所在的齐齐哈尔市农业总产值2.8亿元,粮食总产量23.8亿斤。

新中国成立之初,齐齐哈尔市根据中共中央通过的《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指示精神,积极引导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市郊组织起84个生产互助组,入社农户420户。仁发村当年所属的河南区也于此时开始组建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试点。

1962年,为贯彻党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齐齐哈尔市协调各公社重新调整农业生产布局。

这一年,是仁发村村民刘友出生的年份。

1972年,年仅10岁的刘友跟随父辈从吉林扶余市来到村里。刚来村里时,正逢“文革”时期。“那时候穷呀,日子不容易,自家种粮累,还要给公社交粮,一年到头,农民人均收入也就几十块钱吧!”刘友回忆说。

转变发生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那一年,刘友16岁。

“改革开放前后是我们农业生产发生大变化的一个时期。我记得那时候开始农村经济改革,探索和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了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和农村税费改革。”刘友说。

1983年,河南公社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生产积极性开始得到充分发挥。1984年,河南乡大力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和生产布局,玉米、大豆播种面积开始增加。

20世纪80年代,20多岁的刘友结婚生子。到1998年第二轮土地承包时,刘友的两个孩子也分到了土地,一家5口人便拥有了45亩土地,主要种植玉米和大豆。农闲时,刘友也和其他人一样,到周边务工。

1985年,齐齐哈尔市的农业总产值达1.15亿元,农民人均收入达491元,比1978年提高了3.9倍。到了1995年,齐齐哈尔市粮豆薯总产490.7万吨,比1988年增长63.8%,位居黑龙江省第二,跻身全国20个产粮大市之列。

新世纪之初,克山县经济快速发展,利用农闲季节外出务工的人数逐渐增多。2003年7月,克山县北联镇新兴村签订了全国第一份土地流转合同,后来该合同被国家博物馆收藏。那时起,村党总支积极发挥引领作用,引导广大村民进行土地流转,仅用一年时间,全村2.3万亩耕地全部流转至村集体,实现了集中连片规模经营。

与此同时,一件大事悄然影响着山村。从2004年开始,中央明确提出了取消农业税的目标。国务院开始在全国降低农业税税率,选择黑龙江、吉林两省进行全部免除农业税试点,并取消除烟叶外的农业特产税。

2006年,国家正式废除农业税。此后的几年,“两免三补”政策(即免征农业税、特产税、进行粮食补贴、良种补贴、农业机械化补贴)也随之全面落实。

“取消农业税对农民来说真是欢天喜地的事情!那时候每亩地交农业税16.8元,我们家45亩地就是756元。那个时候这些钱不是个小数目!”刘友为记者算了一笔账。

记者查阅资料了解到,2004年,齐齐哈尔市农村人均收入约1977.46元。按照这个水平,刘友家需要缴纳的农业税就占了人均收入的38.23%。

农业税的取消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农民有了更高的种粮积极性,农业总产值和人均收入均实现了大跨越。

经营方式之变

随着经济的发展,小生产和大市场之间的矛盾问题逐渐凸显。农业合作社也成为了整合农村社会服务资源、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必由之路。

这一点,张德军感触颇深。

“90年代以前,我从小时候记事儿起,就是用牛马耕地,那个时候一天也就能耕种10亩地左右。到了90年代,生产方式有了改变,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富锦’牌四轮拖拉机,那时候一天能耕种70亩地左右。到了最近十几年,村里开始有了大型机械化设备,一天耕700多亩地不费劲儿!”张德军回忆说。

大型农机具的规模效益明显,只有大面积的连片耕作才能降低生产成本、获得经营效益。生产经营方式的变化不仅解放了村民的劳动力,也让生产效率得到大大提高。尤其在广袤的东北,这种优势被进一步放大。

2009年10月,仁发村李凤玉等7户农民组建了克山县仁发现代农业农机专业合作社。仁发村发展进入“加速度”也从成立合作社开始。

“成立之初的几年,全国各地都来参观,那叫一个辉煌!”刘友回忆起当年的场景,依然激动万分。刘友见证了村里合作社的从无到有到发展壮大的历程。

万事开头难,刚开始效益并不理想。

2010年,在时任理事长李凤玉的努力奔走下,合作社代耕土地6万亩,又从农民手中流转了1100亩。但由于流转价和市场价差不多,农民土地入社积极性不高,不少大型农业机械因“吃不饱”闲置。加上代耕利润小,合作社年收益仅13万元,有人甚至提出退社。

“最开始李凤玉找我入社,我是有疑虑的。那时候怕效益不好,土地流转出去要不回来了!”刘友坦言,最开始自己也并不看好合作社。

刘友的担忧不无道理。此前,刘友家45亩土地轮作玉米和大豆,闲暇时出去打零工,日子还不错。因此,他并不想承担太大的风险。

村里和刘友一样想法的不在少数。但刘友在查阅相关资料后,抱着试一试的态度于2012年2月加入了合作社。也正是这次的试让刘友尝到了入社的甜头。

为吸引农民以土地入社,2011年,合作社以高出当时市场价100元的价格,即每亩350元流转了1.5万亩土地。这些土地涉及314户农民。那一年,仁发农机合作社包括土地折资和农机补贴在内的各项投入共2622万元,支付社员土地流转费用后盈余817万元,即每投资1元收益0.31元。所以每亩土地折资收益108元。

张德军当时是合作社副理事长。他算了一笔账:当年,农机补贴共收益384.7万元,户均1.23万元,亩均255元。这样,每亩土地收益为350+108+255=713元。

“但经成员大会表决,合作社2011年提取817万元盈余的一半作为公积金,盈余滚动保证合作社健康发展。”张德军说,除土地流转收入不变外,土地折资和农机补贴两项的收益分红均减半,每亩土地当年实际回收资金530元左右。

从那开始,在各方大力支持下,仁发合作社由小到大、由弱到强,逐渐成长为全国合作社的标杆,探索出了一条渐趋成熟的农民合作社发展路径,“仁发模式”在全国推广。

2013年,合作社进行订单式种植,坚持标准化生产,充分发挥大机械作用,亩均分红922元,2436户社员分得红利近3800万元。

2014年,合作社在确保增强合作社发展后劲上做文章,有计划地新上了农产品加工项目。

2016年起,合作社主动承担起河南乡建档立卡贫困户的精准脱贫责任。截至2017年末,合作社下属产业广德黄肉牛饲养场两年累计向全乡建档立卡贫困户发放黄牛饲养场产业带动分红款156万元,户均增收2800元。

2018年,合作社固定资产5789万元,规模经营土地5.6万亩,其中带地入社面积2.5万亩。

……

2018年9月,仁发村的故事被翻拍成电影《连心地》。这部电影主要讲述联心村村支书,农机合作社理事长李大峰因地制宜使用土地联合作业的方式,突破重重障碍,带领乡亲以及周边村民脱贫致富的感人故事。该电影反映的就是仁发合作社的事迹。2019年,电影一经上映好评如潮。仁发村的知名度进一步提升。

生活质量之变

随着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劳动力的解放,农民增收的方式也摆脱了(长期)以来“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传统耕作方式,收入来源更加丰富,生活水平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如今,已过花甲之年的刘友承包着400多亩的土地,每年纯收入有10万元左右。

“来村里50多年了,收入的变化像做梦一样,不敢想象。”刘友感慨道。

发出同样感慨的,还有69周岁的刘文学。记者遇到他时,他正在村边路口放鹅。交谈得知,刘文学目前和老伴一起生活在村里,他们有一个女儿今年44周岁,目前在克山县职业教育中心学校当老师。

9月12日,村民在喂养自己养殖的大鹅。孙冬缇 摄

“你女儿工作不错嘛,你也不用操心,可以享福啦!”

“我姑娘是最近几年才通过县里‘引凤归巢’政策回来的,主要为了照顾我14岁和7岁的两个外孙!”

刘文学给记者算了一笔收入账:流转土地收入每年1.4万元,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如今每年领取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待遇近2万元,独生子女每年补贴960元,卖鹅能有近2000元收入,再加上卖自家种的苞米,每年收入有4万元左右。

这样的收入,刘文学很知足:“和以前比,现在的生活不敢想。以前挨饿受苦,最大愿望就是吃饱饭。现在国家政策好了,给农民免除了农业税,种地也不像以前面朝黄土背朝天了,科技发达了,土地流转出去,我坐在家就有一份收入。”

9月12日,村民在喂养自己养殖的大鹅。孙冬缇 摄

和刘文学一样,今年74周岁的池全林对儿时在村里生活的情景记忆犹新。

“您小时候也挨过饿吧?”

“哎呀,说起来话长呀,那时候村里谁家没挨过饿呀!”

“您还记得那时的情形吗?”

“哪能忘嘛,那时候穷,经常吃不饱饭,吃了上顿没下顿,那时候在公社劳动,还需要交公粮,从村里赶着牛车沿着土路去几十里外交公粮,有时候得排两三天,最后留给自家的没有多少了。”

池全林的父亲当过村支书,可以说他们家也是村里发展的见证者。

“以前哪能想到现在的生活呀,不敢想呀,竟然不用为了生活发愁,不再靠单一的种地收入生活。唯一愁的就是现在什么也不馋了,每天都像过年,睁开眼睛就愁今天吃啥。”谈及今昔变化,池全林感慨地说。

沿着村路闲逛,遇到了正在放牛的金雷。据金雷介绍,他从2010年开始搞养殖。十四年来,金雷养牛的规模也从最初的几头扩大到如今的40头牛,成为远近闻名的养殖能手。

金雷养牛的动力,就是为了让女儿能有更好的生活。每天晚上,39岁的金雷都要和自己17岁在县城读高中的女儿通话,用这样的方式来缓解一天的疲惫。

“小时候印象里我家和亲戚家都是靠传统的种地维持生活,这些年我家的土地也流转出去了,不用种地每亩也有700元的收入,而且还解放了劳动力。目前,我除了养牛还自学了配种知识,十里八村谁家牛需要配种了都会找我过去,这也是一份收入。我现在就想把我的牛养好,让日子能越‘牛’!”金雷说。

乡村建设之变

走在村路上,笔直的硬化路和矗立两旁的路灯在郁郁葱葱的田野间格外注目。曾几何时,“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是仁发村乃至河南乡的真实写照。

这一点,张德军感触颇深。“以前的那条土路,坐在牛车上都能把人颠簸散了,尘土飞扬,车多一点都能扬起一场小沙尘暴。下雨天的时候,走几步路裤子上都是泥点子。”坐在村委会里,张德军回忆着儿时的场景。

让张德军印象最深的就是1980年前后从家里到学校的那一段路。

“现在这个村委会,就是原来村里的学校。学校前几年才关闭。小时候热闹呀,学生也多,一年四季教室里都充满欢声笑语。”

从各家到村小的路几分钟到二十几分钟不等。

“以前我们孩子多,都成群结队地走,路坑坑洼洼的很容易把衣服裤子弄脏,有时候路上嬉戏打闹把衣服裤子弄破弄脏,回家免不了一顿挨揍。”

“一下雨,路上的积水泥泞难走,有时还夹杂着家禽的粪便,不注意便踩了一脚。”

……

上了年纪的村民你一言我一语地回忆着以前的路况。

如今,路修起来了,路灯立起来了,村貌整洁了,村民们也有了娱乐休闲的地方。乡里和县上的小学也建得气派。

2018年,河南乡政府投资25万元规划维修了仁发村群众活动场所,主要为居民提供体育健身等多功能为一体的新型便民服务型场所。

2019年,河南乡打造仁发村等美丽乡村示范村3个,共投入资金180万元,栽植各类苗木7万株、花卉3万株,硬化仁发村等3个群众活动广场4000平方米。同时,争取基础项目建设资金1530万元,修建兴利和仁发两座大石桥、维修安装涵管102处428节。

2020年,河南乡完成了仁发村等4村窄路加宽项目,硬化了学习村群众活动广场1400平方米,仁发村等各村的6座石桥陆续竣工通车。

……

改变一直在发生。

图为仁发村一景。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王壹 摄

最难忘的是在村民曲桂林家的一些细节。今年54周岁的曲桂林在2005年左右因青光眼造成了视力破损,目前只能感受到微弱的光,被鉴定为二级残疾。聊天结束时,记者顺口问一句“回村委会该怎么走”,曲大哥表示他可以送记者到路口,然后再为记者指路。

“您的视力能行吗?别送啦!”

“没事,我就在家附近活动,这些路门儿清!这些年路平了,路灯也修上了,跌跟头的次数都少啦!别看我眼睛不好使,但耳朵灵着呢!你来之前我还去别人家送还借的梯子呢!你看,我家房子也是政府帮我翻修的!”

路况的改善,曲大哥是最直接的受益者。盛情难却,曲大哥把我送到村口,并告诉我回村委会的方向。

图为仁发村党群服务中心。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王壹 摄

下午阳光正好,微风拂面,我回过头,看着曲大哥笑着对着我挥手告别然后离去的背影,记者不由得为这种乐观豁达而眼眶湿润。

离开村子时,村委会门前广场上,两个小孩在健身器材旁追逐玩耍。张德军指着他们说,“这就是刘文学的两个外孙,放假了来他们姥爷家玩,马上开学回县里了。”

夕阳西下,空气微凉。落日余晖打在孩子们的身上,也映射出下田回家村民的背影。

拥有广袤的耕地、机械化水平不断发展、乡村建设不断完善……记者在仁发村看到了一个典型东北村庄的变迁史。大江大河大平原、漫山遍野的大豆玉米、齐整整的篱笆院,这些构成了我们对东北农业农村的集体记忆。

75周年来,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不断变革,各种特色产业也因地制宜在不同的村庄扎根发展,为村民拓宽增收渠道;乡村建设的发展让城乡基础设施差距进一步缩小。曾经的“共和国长子”如今也在乡村振兴的征程中不断补齐“三农”短板,向着振兴迈进。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王壹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06045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2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