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下午好,我是陈科,来自浙江杭州传华集团,传化是一家有着38年发展历史的民营企业。我是传化自主培养的地地道道的新农民,新体现在,我过去既没学过农业,也从来没有在农业企业工作过,我虽然出生在农村,但主要生活在海岛,所以我从小见过鱼是怎么打上来的,但却不大清楚粮食是怎么种出来的。
浙江传化乡村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陈科
所以在2021年我们董事长找到我,让我去负责农业和乡村工作的时候,我感到既诧异又忐忑,我从来没有想过自己有一天会跟农业与乡村结缘,今天更是没想到有这样的机会,跟大家分享我的新农民故事。
这个故事要从2021年说起。传化虽然从2000年开始做农业,但对于如何参与乡村振兴也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我们一开始认为,我们只要把过去老的农业园区搬到乡村,让乡村有一个产业,村民在家门口有了就业,有了收入,这样就可以了。
但随着我们对乡村全面振兴的进一步理解,我们也在深刻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像杭州这样近郊的乡村不缺产业,还有一部分相对欠发达的乡村。在浙江省共同富裕的大背景下,浙江的近郊乡村该如何实现全面振兴?带着这样的思考与问题,我们把首次的探索事业瞄准了都市圈近郊乡村的发展难题,选址了杭州萧山南片浦阳镇的三个乡村,这三个乡村是非常典型的都市圈近郊乡村,它距离杭州主城区1小时不到的车程,就是因为太靠近城市,许多年轻人选择到城市买房工作,随之小孩子也跟着父母到城里上学,村里留下的都是老年人以及闲置的房屋跟农田。这样的乡村其实在浙江省和全国发达城市周边还有许多许多。
其实一开始三个村的村民对传化的到来有非常多不理解的声音,有些村民认为我们来搞开发,有些村民跑到办公室来问,我们家要不要拆迁?也有不少干部认为,你传化是不是打着乡村振兴的名义来农村圈地的。那个时候我第一次认识到乡村是一次非常复杂且系统的工程。村民不理解,村集体不主动,企业投资回报还不一定,那时候我也第一次认识到企业投资乡村振兴,其实光靠企业的情怀和满腔热血是行不通的。
所以一开始就创新了“镇企村农”四方合力共建的方向,政府主导,企业驱动,村农主体,公益赋能,我们把村集体、村民、企业以及社会组织各方力量团结起来、组织起来,理清职责边界,形成发展合力。我们在整个探索过程中形成了三个共同体机制。第一个共同体是我们形成了党建共同体,我们传化跟镇政府以及乡村共同成立了联合党委,我在里面担任党委副书记,我们三个村的村党支部书记兼任党委委员,这样能够把我们镇企村农通过党建的纽带凝聚在一起。第二个我们形成了经营共同体,传化跟三个乡村共同出资成立了乡村运营公司,来统一开展三个村的乡村经营运营工作。第三个我们形成了公益共同体,在传化的支持下,我们成立了浙江省首家由村民发起,并服务村民的村级公益基金会,我们的理事长,我的秘书长和干事都是由当地的乡贤和村民来担任,这样让他们参与家乡的发展有了更强的内生动力。
同时我们跟浦阳镇共同出资1000万元成立了基金来支持村民在家门口的创业,有了这样的机制和模式,也让我们投身乡村振兴变得更加有底气,更加有信心。传化农创村是从去年6月18日开始动工建设,短短一年多时间,我们相继建成了乡创中心、数字种苗工厂、创客农场、试验田、农林乐园等一系列产业载体和乡村配套,同时我们还把传化农业的总部搬到了乡村,同时围绕科创+农创的平台,搭建起了乡村产业的平台,到目前为止相继有一批科学家、农业科技企业跟农创客相继入驻。与此同时,我们还成立了创梦学院帮助村民提升技能,更好地在家门口就业。到目前为止,时间不长,我们已经带动300余名村民就业,直接带动村农增收超过1000万元。
在发展产业的同时,我们还把城里才有的青少年宫、全民艺术学堂等公共服务下沉乡村,我们每周都会举行各式各样的乡村活动,我们还支持村民发展兴趣社团,我们村民的阿姨都非常有才华,他们自编自演的《十八里相送谢径安》登上了各种大型的舞台。我们的村小学生组成的无人机社团取得了全区比赛的一等奖,这样的措施让村民能够享受到在城市里一样优质普惠的服务,也让村民对家乡的发展变得更加有热情,更加有信心,慢慢地村民对我们的所作所为变得理解和认可。
有这样一个案例让我记忆深刻,其中一个村里有一户困难家庭,他年初认领了传化公益慈善大棚种植番茄,因为老两口身体的原因,都是他的女儿在打理,他的女儿朱大姐这个人非常热情,善于团结和帮助困难家庭,她成为我们公益慈善大棚的棚长,每周积极参加我们的公益活动,充当志愿者。让她最高兴的是,她的儿子小罗看到乡村的发展变化,大学毕业后主动要求返乡,目前是一名乡村主理人。朱大姐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到,现在他们一家三代人紧紧跟家乡的发展联系在一起,她相信,她和她的家人会因此变得越来越好。
其实这样的故事还有许多许多,我们董事长说过一句话,我们是因为相信所以看见,村民则是因为看见所以相信,民营企业投身乡村振兴除了需要情怀,更需要长期坚持,久久为功地苦干、实干、拼命干。
最后,诚挚邀请大家到杭州,到我们由谢家、径游、安山组成的联合村调研指导作客,谢谢大家。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 by farmer.com.cn.All Rights Reserved